-
《红手指》读后感_1100字
(2019-09-11 07:46:25) 读后感 -
《红手指》读后感1100字
东野圭吾的书,说实话,我读的并不多。
我知道有很多东野的书迷,爱他的书爱的跟什么似的,每一本都细细品读,就这样还是不够,还要兴致勃勃地和志同道合的书友交流心得,同时大家凑成一堆排排坐,望眼欲穿地等待着新作的出现。。。
我不大爱看这类的其实,太过现实,每每由细微之处见人心,这让我想起了前几天一位书友的一句评论——“你怕鬼吗?来来来,我带你看看人心。”
前原昭夫,是个失败的男人,无论从父亲,还是丈夫,亦或是儿子,三个角色,统统做的一败涂地。
作为父亲,在得知儿子杀人之后,理所应当地与妻子策划着为儿子瞒天过海的一切安排,甚至连一句重话都不曾好好说给儿子,八重子是不舍得说,前原是无力再说。
作为丈夫,多年来默认妻子苛待年迈的母亲,儿子跟着嫌弃母亲的事实,最终逼得母亲装老年痴呆苟活度日,但也亏得如此,才能将真相大白于天下。
作为儿子。。。这已经是三个角色中最丧失人伦的一种了,居然能想出“老年痴呆”的母亲替自己儿子顶罪如此荒谬无德的做法!简直不孝至极!虽然最终他幡然悔悟,可他在我眼中仍是个禽兽不如的畜生。
记忆最深的是一位书友评价前原三口的行径,用了《尚书》中的一句话——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老日拙。觉得甚是恰当。
直巳,让我想起了湖南台的一档真人秀——《变形计》,那里充斥着因家庭失教而性格扭曲的青少年们,直巳相较于他们,应该是翻了一番的程度,他的性格已经游离于疯子和罪犯之间,是一种极度危险的状态,以至于最后的最后,他也说不出来到底为何杀死了春日井优菜,只是因为给她看了玩偶,而她执意回家?
小说的价值观是有两面性的,加贺的出现,应该是给心灵不断受到冲击的读者来一些正义温暖的调和剂。
同样面对垂垂老矣的父母,加贺就能看似无情实则用心良苦地向父亲尽着只有彼此才懂的心意,在我心里,那一颗替父亲落下的棋子,比前原的悔恨,政惠的隐忍,更能打动我,使我泪目。
政惠,一个老妪,孤身一人,与儿子儿媳相处得并不愉快,以至于在自己的房子里养老却总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甚至苦于种种无奈不得不佯装痴呆。
读这本书之前,上一本我读的是山田宗树的《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死时,也是一副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的胖老妇人形象,虽然她才五十多岁,可经历了种种劫难,命运和她自己早已将她的肉体折磨得破败不堪。
政惠事实上远没有松子历经的苦难多,但却比松子聪慧,在得知儿子将如此狠心对待自己时,能够用自己的行为无声地对抗,并渴望儿子的回头,没有用最直接的方式,而是静静地,心灰意冷地,期盼着儿子主动良心发现。
她赢了。
也输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