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色梦乡》读后感_900字
(2019-09-15 22:19:52) 读后感 -
《金色梦乡》读后感900字
《金色梦乡》:我读当代日本文学,曾只知东野圭吾不知有伊坂幸太郎。正如读完第一本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时因巧妙的悬念设置而拍案叫绝,《金色梦乡》所营造的紧张气氛和绝处逢生绝不亚于东野的引人入胜。拿二人作比较是不很贴切的,虽然伊坂写作的类型被人归于推理,但正如译者所言,“不拘一格”才更为准确,而之所以将二人相提并论,更多的是因为他们都关注了一个较为灰色和阴郁的领域并以此为自己写作的基石——犯罪。东野书中的犯罪多是展现人性恶、罪与罚的宏观大题目,试图通过剧情的不断反转促使人思考“人之所以为人“的终极目的。伊坂《金色梦乡》里的犯罪,是”乌托邦“对”飘零叶“的犯罪,然而是一个个无畏无惧却充满人间真爱的”蚍蜉”对抗“利维坦”却不得已亡命天涯的宿命,展现的是对政权机器的不信任及其任性起来的恐惧。遍布全市的监控,权力为了掩盖真相不惜牺牲无辜者的蛮横,这些并不止存在在小说里的情节却比现实中的报道更容易让人产生“万一事情发生在我身上该怎么办”的恐惧,读者身临其境的跟随者主人公踏上逃亡之旅,这其中的情绪、思考显然是比公事公办的报道更有吸引力。从爆炸案发生后媒体的反应,公众的态度,到警察的歇斯底里,再到主人公青柳雅春及其好友同事因缘际会而伸手帮忙的陌生人的身体力行,都可以看到作者对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关系悲观却准确的洞察,以及对于人性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都无条件的期待。此外,书中多条线索交叉呈现,回忆和现实不断交融,却没有混乱丢失之感,不得不赞叹作者在处理跳跃情节时的高超能力。《金色梦乡》的故事灵感来自肯尼迪总统遇刺案的扑朔迷离,其给主人公青柳雅春一个逃离阴谋却再也回不到正常生活的结局,在我看来更多的是为了给”绝望的人生“和”炽热的人性“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在”悲剧“与”希望“的反复较量中试图告诉读者,回不去的都叫故乡,可既然活着就应该勇往直前的活着,无论生活给了我们多么狗血的”情节设定“,活着就是最好的反抗。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