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修订版)》读后感_1300字

(2019-08-20 04:59:00) 读后感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修订版)》读后感1300字

今天刚读完了《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

作者戴蒙德作为一个生物学家,因为一个新几内亚的一个土著耶利的问题“为什么是西方人发明了枪炮和各种物品,从而征服了新几内亚,而不是相反?”作者由这个问题开始考虑人类发展的终极问题:是什么导致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如此不同。


由于历史不像物理或者化学科学那样可以做定向实验,控制其它量,只改变变量以观察所产生的变化。所以作者从人类过去社会的历史遗迹以及现在社会的语言、社会形态、人种分布的不同来进行比较。


人类社会的复杂性,不仅有各种导致人类社会走向不同方向的必然、偶然以及突发因素。因此只能截取对人类发展影响最大的一般性因素,从而推广到所有后续问题的演变。作者这是一个很有用的科学方法,对于社会科学来说。他将历史学这门大多数人认为的翻故纸堆的人文学科,与考古学、生物学、地理学、语言学等相互交叉借鉴。从而推到出了人类社会演变的一般规律。


作者从一个简单的例子,16世纪一个100多人的西班牙人探险队俘虏了被十万军队保护着的印加帝国的皇帝。由此引出了回答耶利问题表面上的原因,西班牙人有枪炮、马、铠甲利剑和相对先进的文化制度等,从而占据了优势。并由此引出出现上述领先优势的原因:那就是农业的出现导致了人口的暴涨、牲畜的驯化、人类社会制度的复杂化以及技术发展进步的可能性。


然而农业的出现不是因为亚欧大陆的人类比其它大陆的人聪明或优秀。只是适于出现农业的几个中心中刚好在亚欧的新月和中国的黄河流域,而当地也有几种适合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从而导致的欧亚大陆从农业开始,具有了相对其它地区的领先优势。又由于地理的原因,欧亚的东西轴线走向导致了农业文明的快速传播、技术交流的频繁广泛。而其它地区由于缺乏合适驯化的植物或者动物,在从狩猎采集社会向农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进程缓慢,地理的阻隔导致了交流的障碍,从而落后与亚欧大陆,并且在后续的发展中这种落差越来越大。


所以结论是地理和环境的原因造成了目前社会的差异,从而使欧洲人征服了新几内亚人,而不是相反。


作者的比较非常有意思,由于作者常年在太平洋或者澳洲工作,而太平洋岛屿的地理间隔和丰富的生态环境成为一个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天然试验场。从而能从各种因素中分析出最普遍以及影响最大的因素。


其实我最想看到的是对于中国的描写,为什么不是中国人去征服其它国家,而是欧洲人差点征服中国?而是欧洲人差点征服中国?而且中国的各种领先优势直到16世纪还是领先与其它国家。作者的中国的描写比较少,而且是从这个大人类发展来看的。其中一个是地理因素,中国实现了大一统后,地理阻隔使得中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孤岛”,对于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缺乏外部威胁或交流,缺乏进取心和容易退步。第二是大一统导致统治者的命令能对全国范围内的技术倒退实现可能。而欧洲国家的多样性导致了各个不同国家之间技术或活动对其它国家造成影响和压迫。


从这本书里我认为现在社会能借鉴到的地方是,1、人类无贤愚之分;2、交流促进发展;3、久远的历史以来一个族群凭借优势征服杀死另一个族群是常态,即使现在社会,具有优势的国家依然对其它国家造成压迫。4、阶级社会是社会演化自然出现的,有好处也有弊病,想要完全消灭是不可能的。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