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彷徨之刃》读后感_1300字
(2019-09-01 10:56:48) 读后感 -
《彷徨之刃》读后感1300字
几次拿起,几次放下,最终看完了圭吾这本最具争议的小说,不过内心却是刺痛的。
花一样的少女,在最美好的年华,却惨遭最无情的摧残!只因对方未成年,无论犯下怎样的过错,都不需要负太大的责任,书中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成了包庇少年们过错的“挡箭牌”。无论受害人的父母是多么地难以忍受这残暴的行径,在法律面前却显得苍白无力。
整本书是带着愤怒的情绪看完的,中间不曾作一丝评价,就是不想用情绪代替理智。看完后,汹涌的情感平复下来,我也想说:“那不过是小说,无论怎样,长峰重树杀人是不对的,不能以暴制暴,那是违法的,也是不值得的。”可是,可是臣妾做不到啊。快儿的残暴,毫无悔意,父母的维护,法律的苍白,使极端的恨充斥了长峰重树的内心,也让读者的内心充满了愤怒,这样的人重回社会后,不知又会做出怎样的伤天害理之事?
现实中类似本书中惨烈得故事也不乏少数,未成年人犯罪的手段也越来越残酷,对于这些小恶魔该如何处理?希望正义之刃在现实生活中不要彷徨。而制裁并非目的,毕竟不能挽回被害者的损失,如此父母的教导、家庭的责任便显得异常重要。
回到小说中,当他们的罪行昭然若揭时,他们的父母,非但没有表现出对被害人的歉意,反而处处维护、包庇,苍白无力地坚持自己的孩子不会犯错,是被谁谁带坏了,更为荒诞的是快儿的母亲面对警察时把儿子强奸少女的行为说成对少女们的恶作剧。你们爱你们自己的孩子,就可以把这种爱建立在他人的疼苦之上吗?如若爱请深爱,把他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否则不要披着爱的外衣把幼苗培养成恶魔去祸害他人!
如此的轰动事件给更多人带来的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没有人就事件的解决、此类事件的避免提供任何的帮助。大家虽然内心认为快儿罪大恶极、死不足惜,但是面对着摄像头,仍旧会在表达愤怒后轻而易举的宽恕,因为他们未曾经过切肤之痛,而震惊、愤怒、怜悯等等情感也终会被时间稀释。社会人站在自身利益的立场想问题。如和佳子的父亲,虽同情长峰重树的遭遇,但发现因他曾住过自己的店会给自己的生意带来不好影响后,积极配合了警察们的追铺。
还有无良的媒体人,为了盈利增加收视率而利用被害者的家人,让大众看到他们所想让看到的内容,丝毫不顾忌会给被害者家属生活、心理带来的种种影响。
社会的弊病和人性的丑态在圭吾笔下演绎的淋漓尽致,这一切是谁之过?
从头至尾,长峰愤恨、纠结、犹疑、不甘,他真得只想要少年年轻的生命吗?不,那生命不能换来女儿的重生,也不能丝毫抵减他心中的痛,他所求的不过是快儿与其父母真心实意的歉意,所求的不过是一个公正的判决,因为他隐藏在复仇后面的善良一直不曾丢失。
可怎么就那么难呢?圭吾并没有善待长峰。从故事开始,长峰注定会有一个悲剧的结局,可圭吾狠心地在结尾,让长峰倒在血泊当中,而快儿却毫发无伤,让长峰的死变得毫无意义,让读者愤愤不平。这就是圭吾的厉害之处,他以这种方式将长峰的悲剧最大化,在读者的心里划下一道印记,故事结束了,故事引发的思考却不会停止。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