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复旦名师陈果:好的孤独》读后感_1000字

(2019-09-17 17:41:41) 读后感

《复旦名师陈果:好的孤独》读后感1000字

大学时有一门选修课西方哲学史,记忆中一些哲学观点抽象甚至荒谬;周玄毅和黄执中的辩论“犬儒主义是不是精神解脱之道”竟然也能看到睡着。哲学的趣味性和功能性似乎很难迎合当下青年的需求,对上我们的口味。直到看到陈果的公开课,惊叹原来哲学不是那么晦涩遥远难以企及,哲学家也可以不那么“非主流”,还可以美丽大方端庄优雅。
本书也同样不会让对哲学感兴趣却苦于无法直接理解哲学大家思想的你。陈果以哲学的思维为当代广大青年上了一堂思想教育课,不再一味说教,猛灌鸡汤,而是将大家带领到一个广阔的地方,拥抱自己和世界。
本书最大特点之一即是陈果对哲学中的“对立统一”的完美呈现。“利他”是为了实现最高境界的“利己”;每一个重负背后都藏着恩赐;自律比放纵更自由;功利是道德的朋友;“独善其身”也是另一个层面的“兼济天下”;成熟是不断变的天真的过程……事物的对立面中有其统一的内在联系,所以凡事我们都万万不可片面偏颇,更不能钻牛角尖,而是应当看到并利用看似对立实则趋于统一的融合,甚至去到它的对立面探寻另一个角度,或者至少寻求一个平衡,不至于让自己往一个愈发偏离和狭窄的地方走去。
格局决定命运。一个人的境界决定其位置,这个位置与外化的财务能力、地位、声名关系并非最大,仅指其内心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满足程度。“人只是宇宙中的一颗微粒,可人的头脑却能思考整片宇宙。”所以陈果说真诚,说自信,说德性,说感恩,这些当今很多人根本不屑于或没有耐心去拥有和琢磨的品质,却是一个人能长久利于不败之地的基石;而有了这些基石,好奇心、专注力、热情这些促进外化成功的因素才可能更持久和稳定地发展。
判断一个人的格局,可以从他的死亡观管中窥豹,陈果的死亡观用一个与站在三楼的视野相比开阔不少的站在十楼的视野作比喻,三楼的视野逼仄压抑一叶障目,而十楼却是柳暗花明,似大山大河大海最终汇聚,死亡就是繁华过后的重归平静,静谧而悠扬。死亡并不等于消失,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永生。举重以明轻,死亡都不再恐惧个迷茫了,又还有什么事能让自己困惑呢?
本书处处是金句,插图也是美不胜收,这两大亮点也为本书增色不少。人美心美文字美,陈果活成了女人理想中的模样。如果你也想和她来一次心灵对话,不妨暂时放下你的功利心,翻开此书。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