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如去闯》读后感_1300字
(2019-08-28 08:36:01) 读后感 -
《不如去闯》读后感1300字
《不如去闯》一本看一眼书名就提不起兴趣的书,看过之后给我的感受首先是值得的,其次觉得评论区一边倒的好评是夸张的。
作者李柘远学习好、颜值高、自律、努力,纵观他的成长历程,除了有些自惭形秽还产生了一些疑问和思考。
思考一:没有好的经济状况该如何承载梦想?
文章中有些细节表露出作者的家庭经济能力远高于一般普通的中国家庭,而且母亲是大学英文讲师,家庭教育程度也远高于大多数中国家庭。以至于他享受到较为优质的教育资源,16岁去蒙古国戈壁科考,假期可以参加去美国的夏令营,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阅历、拓宽了视野,更拉进了他与耶鲁的距离。
当然柘远的家境还不是最好的。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外孙,印度首富的千金纷纷就读于耶鲁,我相信全球还有很多背景显赫的分布在世界上的各大名校。为什么好的资源被那些原本优越的人牢牢掌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为什么曾经印象里本该成为纨绔子弟的人都不见了,为什么富二代、官三代,甚至黑二代都开始跻身名校。
在这个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时代,有很多人原本拥有的就比我们多,在这基础上得到的就比我们多,至少容易的多。我想说的是,望山跑死马,不用和谁斗。这不是没追求,我只是觉得能在自己所处的基础上做到最好已经实属不易。
思考二:什么是所谓的成功?
我特别喜欢作者写的这段话。
谢天谢地,过去十多年我没有虚度,不至于没有话聊。谢天谢地,我读过的书走过的地方看过的电影想过的问题,都在帮我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趣的人。成功,不是为了向别人证明什么,而是为了不违本心,用自己最想要的方式去奋斗和生活。
文中有句话说,一切都有等于什么都没有,我很认同,因为样样精通极有可能就伴随着样样稀松。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更加专注,内心坚定,充满热情,不急功近利,不苛求结果,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努力,也许已经算得上成功了吧。
思考三:为什么有些人总是精力充沛、不知疲倦?
作者柘远在加入高盛之后,工作强度远高于其他投资公司,奔波于各大城市,收集整理数不清的文案,却还能抽出时间读书充电。
刚刚参加工作的我,身边也存在部分这样的人,他们整天手头都有忙不完的事,干着几倍于我的工作,却总是精力充沛、信心满满,仿佛永远感觉不到疲惫。反观我本人却浑浑噩噩,整日打不起精神,总是想着什么时候可以躺在床上休息。
看过这本书之后,我感觉自己找到了原因,那些不知疲倦的人,和我一样要吃饭要睡觉,只是他们比我更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他们不安现状、严于律己总是想方设法成为更优秀的人。
思考四:如何教育下一代?
教育下一代是一个大的话题,可在家庭当中也是一个更侧重于细节的话题,柘远的母亲深谙其道。柘远的成就离不开母亲对他的教育。
儿时母亲不断地与他沟通、聊天,培养了柘远的表达能力和倾听的耐心;通过打扫卫生、洗碗、倒垃圾让柘远明白一切回报都不是理所当然,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强行泼水给儿时怕水的柘远,带着儿子去田野里抓蝈蝈、去看恐怖片,无不塑造了柘远的性格和胆识;母亲个人喜爱读书的习惯同样影响了日后的柘远,身教的效果远远好于刻意的说教。
当然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还需要注重更多的细节,我希望自己能够不断的积累经验,日后同样成为一个好的父亲。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