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力(经典版)》读后感_1300字
(2019-08-07 22:35:26) 读后感 -
《影响力(经典版)》读后感1300字
《影响力》,罗伯特·西奥迪尼的著作,内容通俗易懂,讲述的也是日常生活遇到的事情,不过由作者提出来,倒是让人恍然大悟。作者提出的观点:固定行为模式,相当于记录在身体的磁带,遇到刺激源,就是按一下就播放,固定行为模式其实也就是社会行为规范
在认知方面的对比原理,两种情形一前一后出现,人们会产生不同反应。就如人们说,感动,在于增量,而不是总量。在生活中,如果先面对高要求高标准的事物,人们的心理阈值提高,再提稍低的要求,更可能被接受。
第一点:互惠原则 有一个规则,即面对善意,人们会想要偿还,例如某种品牌的产品送给人试用装,便让人无法产生购买正品的压力。另一个是后退策略,就是先提一个大要求,然后提一个小要求,而这个小要求就可能是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这个策略要很多例子,谈判桌上惯用手段。
对我个人而言,了解到这个“真相”,真是让我不爽,可能生活中有人有意或无意把这一原则运用在我身上,却不自在,毕竟总是有很多身不由己的事情,因为迫于压力,无奈答应。某种程度上来说,大要求后小要求与对比原理是想通的。
第二点:承诺一致 人都有言行一致的愿望。这一点也是让我无奈的一点。只有人们能够获得自己的承诺,那么即便多不愿意也得硬着头皮完成,这就是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这个倒是有点沉没成本的意思,承诺就是一种精神、个人声誉的的投入,既然已经投入了,那就只能一直投入直到结束,毕竟人们不愿意被贴上 不靠谱 不可信任的标签。
第三点:社会认同 虽然这个观点看起来很普通,没有任何不同寻常之处,但是作者解释了一个例子:狂热团体的存在。信仰直接遭到反对否定,面对外界的嘲笑和轻视,反而会更加坚定自己的信仰。
突然想到一个不太合适的例子,关于杨超越的例子,其实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杨超越有这么多人黑粉和真爱粉,当然这里面,媒体舆论脱不了干系。黑粉大概是看不惯这开挂的人生?而真爱粉就是原本是浅浅的喜欢,被否定之后反倒是更加坚定了? 看到过一个说法,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个人其实并没有这么深沉的爱,只是两家人的阻挠,反倒是让两人激烈殉情了。
第四点:喜好 即人们的喜好对人们有很大影响,这个说法没有问题,比如喜欢美好的人和事物,喜欢赞美。良好的第一印象,只要不作死,后续进展会容易许多。
第五点:权威 好的,我是权威的追随者,如果没有崇拜心理,可能是不够权威,其实这也是一直社会认同,对于权威事物,下意识的遵从,即节省精力,又更安全只是心理上这么认为。一个说法说:科学就是最大的迷信。我当然知道有人提倡:迷信权威是不对的,但是很多情况下,权威之所以是权威,是因为该领域的艰难深奥或者信息不对等,每个人的精力有限,不能在每个领域都有了解,所以咯。
第七点:稀缺 完全 正中红心!无话可说,珠宝课上,老师讲到钻石其实不稀缺,重点在于饥饿营销,了解到这个信息,可能会不在意钻石,也可能会因为社会影响,仍然购买钻石,毕竟广告说的:钻石恒永久,一颗永流传。
好的,书是看完了,套路也简单了解了,关键是能不能够无视来自社会、各种关系的压力,坚持自己的想法呢?想想还是因人而异吧。毕竟,身在江湖哈哈哈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