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_1000字

(2019-09-06 17:11:30) 读后感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

为你,千千万万遍

故事第一章交代了20世纪70年代在阿富汗一小巷中目睹阿塞夫他们对自己亲兄弟哈桑做出这种事情却视而不见的罪行贯穿全文。“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期间再次遇见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他最喜欢的故事而取名),成长,改过,最后塑造了如今的我,弥补自己。To be a real man,bro.

//爸爸,一个生命中很重要的角色,“一个不能保护自己的男孩,长大后什么东西都保护不了”当别人欺负自己,肯定要挺身而出挡回去,一个男孩,要正直善良有勇气有义气负责任,这才是男子气概。其中,印象深刻在第十章我们离前往贾拉拉巴德,途中为了放行俄国佬看上一个妇女,但爸爸忍气吞声不是他的本性,直说“告诉他,就算中了一千颗子弹,也不会让这龌蹉下流的事情发生”立场坚定,正直的性格和“我”戛然不同,教育着我,宁死不屈。爸爸教“我”做人,当我问“爸爸我该怎么办?”却说“这些年来,一直试图教你的,就是让你永远别问这个问题。”这就是遇事不怕事,也不需要任何人的怜悯,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不求人。男孩,另外,很喜欢一句话,作为孩子,“一个不能为自己挺身而出的孩子,长大之后只能是个懦夫。”同时。他作为有尊严的人,不喜欢接受施舍。

我一直都很想有个亲兄弟或者姐姐,被人照顾着亦或是照顾他,总会让我有不一样的童年,想有更多故事,有很多难忘的回忆。

“我”和哈桑,喝过同样的乳汁长大的人就是兄弟,这种亲情连时间也无法拆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虽受到良好教育,但是缺乏勇气,某种程度上缺乏男子气概,当我目睹事情(阿塞夫对哈桑实行强暴,一种极大的侮辱)却不挺身而出,隐瞒真相,通过别人的单纯善良和忠诚(誓死保护那只最后的风筝)换来自己的利益价值(获取爸爸的爱),良心不会痛吗?

//哈桑,待我如初见,一个无比忠诚的人,是傻逼吗,不,在这种存在阶级关系的氛围下,他更加突显出如今我们缺乏的勇气,正直,单纯而善良和忠诚。不埋怨也不诉苦,对得住自己便是最好的答案,不追名逐利,生活简单而充实着。

//索拉博,一个受伤生活在阴影下的男孩,想远离阴影,不想再次受伤,但却再次受到欺骗的挑战,受过大伤之后心灵是很脆弱的,任何一切很难弥补,只能慢慢释怀,打开他的心灵,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做哈桑,至少不会背负着罪行继续痛苦的生活着。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