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废都》读后感_2000字

(2019-09-12 02:17:22) 读后感

《废都》读后感2000字

2018阅读计划

44.《废都》

废得不是都,而是人心

百鬼狰狞上帝无言;星有芒角见月暗淡。

这是一部向《红楼梦》和《金瓶梅》致敬的小说,这也是一部揭示九十年代知识分子阶层心里演变过程的小说。巧的是,它的故事情节借鉴了“禁书”,其命运也和“禁书”一样曲折,在被割腌了众多情节后,终于被“放”了出来;更巧的是,在被“放”出来后,仍有众多读者为它的性欲描写而啧啧称呕,认为这是一部只写欲的毫无营养的小说。可悲可叹又可恨,文学概论老师曾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看到什么样的事,而那些称《金瓶梅》为小黄书的人,永远也看不到它的成就”。虽然没有看过《金瓶梅》,但观一《废都》便可知这样的人有多少。还记得去年看《白鹿原》,只因评论了一句(和老师的话类似),便被人怼得体无完肤,道理说尽,终究不过是以相互拉黑作为结局。

对待性,或者说,对待做爱,我们究竟该怎么办?中国人保守的传统注定了性只能是个隐晦的话题,超过一丝一毫都是逾越,而这些将性事描摹得淋漓尽致的小说就更是大逆不道了。

引用豆瓣上的一位大佬的评论:贾平凹学的明清小说,写的是世故人情。中国人说话不像外国人直来直去,有话喜欢拐着弯说,爱用曲笔,不驳人面子、不让人难堪。像西方经典小说的几个开头,一开始便开宗明义,直入主题,像托翁的“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狄更斯的“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奥斯汀的“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都是一上来就脱裤子就干,急吼吼得跟猴子一样。相比之下,中国的古典小说都曲曲折折躲躲藏藏的,至少先拿出一首诗词垫着,才一拍惊堂木,讲起“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大道理来。

自言道如今世上狼虫虎豹少,是狼虫虎豹都化变了人而上世,所以丑恶之人多了。

故事以一朵奇花为始,引出周敏,又由周敏引出庄之蝶,牵牵绕绕,绕出了“四大名人”和庄的六个女人,最终在名利的最顶峰,“四大名人”开始慢慢衰败,即是以龚的死为头,降下了萧瑟的帷幕。

正如贾老在后记中所述:“好的文章,囫囵囵是一脉山,山不需要雕琢,也不需要机巧地在这儿让长一株白桦,那儿又该栽一棵兰草的。”整部小说的叙事都很流畅,从情节构造到人物设置,在亦真亦幻中,给读者们展示着当下人们在精神上的匮乏与欲望的不满足。

我认为此书最吸引我的一点就是它将现实与想象完美融合,真作假时假亦真,朦朦胧胧,衔接得那么巧妙,有时我也不禁陷入“废都”,陷入庄为自己编造的一座城。

评论中有许多人称其为魔幻现实主义,而这一点在庄最后的生活境遇中表现的最为突出——妻子离家,情人出走,老友死得死、散得散,名利一夜成空,于是庄终日沉醉在惶惶的幻想之中,未食大麻,却也如同龚小乙只能梦中完成理想,成为自己,了却心结。“是我乎?是蝶乎?”在这一刻,小说达到了高潮。

一等作家政界靠,跟上官员做幕僚。二等作家跳了槽,帮着企业编广告。三等作家入黑道,翻印淫书接钞票。四类作家写文稿,饿着肚子耍清高。五等作家你潦倒了,X擦沟子你自己去把自己操。

凡事小说都需要具备两点:一是完整流畅的故事情节,二是鲜明独立的人物个性。

而《废都》之“废”,恰巧就在于人“废”。

和《道林格雷的画像》一样,庄一开始还算是比较正直的作家,即使在感情方面不能苟同,但在为友为婿上却还是仗义和孝顺的。龚的死是一个转折点,是庄堕落的开始,他的大病既是对逝去好友的痛惜,也是对自己间接害死好友的怀疑和否定,内心矛盾的挣扎,强烈的自我忏悔使他不堪承受,最终成为了“废人”。文中庄一再强调自己是作家,可是当他开始为市长当“幕僚”时,他就已经离作家越来越远了。庄之蝶不是自己的庄之蝶,而是西京的庄之蝶,每个人都如水蛭一样,紧紧依附着他,借他的名发财,借他的名行路,借他的名成自己的梦,就连最后庄之蝶退出文坛,也不忘再狠狠从他身上赚取最后一滴油水。就像庄之蝶所说:庄之蝶这个人是寄存在我的躯壳里,如若我照顾不周,你们还要来兴师问罪。废都之“废”在于这里生活的每一人都是为利所驱使,为欲所裹挟的。

庄和他六个女人的故事是故事的一笔浓墨重彩,是色是性是欲,是在热烈的高潮退去后的颓败,是欢愉过后精神的空虚,讽刺的是知识阶层披着文人的皮行着苟且之事,也是那些夜夜笙歌纸醉金迷的糜烂生活,这些爱情是整个时代的缩影,是人们三观不正的具象。

这本书为何值得一读,我想只有读过的人才明白。读书不是读热闹,轰轰烈烈地来,嘈嘈杂杂地去,又有什么意义?贾老没有写什么跌宕起伏,写得是一座城,这座城里畸形的人,这些人投射出的世事无常。

若只被纷杂的性事迷了眼,那怕是再走不出低俗的深渊。

“用夸张的手法铺陈现代城市文明背后的政治腐败与肮脏交易,普通大众的物质与精神贫困,所谓文化名人的堕落扭曲,道德与现实双重禁锢下人性的苦闷无助。窥一斑而知全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