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孽子》读后感_1300字
(2019-09-11 12:23:45) 读后感 -
《孽子》读后感1300字
心有执念皆为孽。
关于本书的书名,我一开始以为是作者对同性恋群体报不平的一种称呼。然直到最后才明白所谓孽子,并非仅是与旧思想相悖,更多的是对人们被囚禁在滚滚红尘中心有执念的感慨。
“有情皆孽,无人不冤。”这是陈世骧给金庸先生的信中所写。亦是写出了所有没有跳出轮回而受尽情欲折磨的人的判词!而这判词也成了书中书外无数人的写照。
面对他人的冷暖苦乐,我们有多少次感慨道,何必呢?! 柏邦尼问,心里都是苦的人需要多少甜才能填满! 马东回应说,心里很多苦的人,一丝甜就能填满。
或许我们永远都无法理解这类人,但我们可以知道他过的很糟糕,需要那一丝甜…
吴敏可以为了那一丝甜抛去尊严 放弃生命,他的执念不在于张先生而在于张先生曾在他最苦的时候给他带来过踏实的安全感。 放荡不羁如小玉又如何,还是对自己素未谋面的父亲念念不忘!为了樱花梦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而阿青呢,他要花多久才能真正接受弟娃不在了的现实,要到什么时候才能面对那个残破不堪的家? 这些执念这些欲望交织在每一个人的脸上,是新出道渴望自由的青春痘,也是渴望过去悔恨曾经的一道道皱纹。
通篇我对两个场景异常深刻。一次是阿青最后一次看望母亲:母亲一辈子都在逃亡、流浪、追寻,最后瘫痪在这张堆塞满了发着汗臭的棉被的床上,罩在污黑的帐子里,染上了一身的毒,在等死。我毕竟也是她这具满载着罪孽,染上了恶疾的身体的骨肉,我也步上了她的后尘,开始在逃亡、在流浪、在追寻了。那一刻,我竟感到跟母亲十分亲近起来。
阿青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变成了那个曾经让自己爱而不得 痛恨过的母亲的样子。一样的放纵不堪,如浮萍般游离在人间。他们都怀念巷口深处散发着霉味的家,却在活着的时候绝不面对。而得知弟娃身死之后,母亲最后的甜蜜也荡然无存,这世间与这命运多舛的女子再无一丝联系…
另一次是龙子与傅老爷子的对话。
“我等了十年,就在等他那一道赦令。他那一句话,就好像一道符咒,一直烙在我的身上,我背着他那一道放逐令,像一个流犯,在纽约那些不见天日的摩天大楼下面,到处流窜。十年,我逃了十年,他那道符咒在我背上,天天在焚烧,只有他,只有他才能解除。可是他一句话也没留下,就入了土了。他这是咒我呢,咒我永世不得超生——”
… …
傅老爷子望着王夔龙,他那苍斑满布的脸上充满了怜悯,喃喃说道:
“他不忍见你——他闭上了眼睛也不忍见你。”
这一句不忍道出了多少心酸与孤苦。他是想见而不忍见,儿子的苦难侵蚀的何尝不是父母的心呐!龙子又怎能明白比起他在纽约十年的漂泊,父亲在台湾也承受着对等甚至更深的担忧与痛楚…史铁生在母亲走后才怅然悔恨,“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而龙子在这一刻也才突然明悟自己到底有多错,他的父亲究竟承担了多少。
这一切本都是命运的安排也是自己的选择,是来人间这一趟最幸运的体会也是最不幸的折磨。我们最终要抱着这些执念走入消亡或者在精力不怠之时无奈的选择认输,情之所系皆为孽…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