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的凛冬(全集)》读后感_1000字
(2019-09-27 13:40:57) 读后感 -
《世界的凛冬(全集)》读后感1000字
《世界的凛冬》比《巨人的陨落》在我心中荡起的涟漪要大的多,或者换种说法《世》更像是大海里的波浪。我个人来说,对二战的认识要比一战多的多,所以对二战相关就更亲近一些,反映更大一些。
很多人喜欢二战这段历史是由于法西斯,由于希特勒的影响,正如法国的拿破仑,往往一段历史吸引人之处在于这些站在历史顶尖的人物,这些人物更加吸睛,而不是大国之间的博弈。我承认以前我自已正是这样的,但读罢肯.福莱特世纪三部曲前两部后让我审视历史的眼光有了巨大的变化。世界格局也许会由某个人所影响,但始终是扔向湖中的石子,他能够荡起涟漪,对周遭的一切产生影响,可涟漪始终有平静下来的时候,归根结底整个湖面还是由世界各国的相互关系所维系。
《世》带给我的另一个启发便是对立。我们存在的世界,有黑就有白,有好就有坏,渺小的每个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也是一对对立共存关系。作为一个生在中国,生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我来说,我从出生那一刻起身边的一切便是社会主义带给我的。作者笔下的社会主义,或者我们可以在这个社会主义前加上一个定语,即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在作者笔下基本是与法西斯划上约等符号的,在那个时代的美国人和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中是这样认为的。苏联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与德国的盖世太保,两国对内的恐怖统治,以及对其他国家的残忍确实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特别是作者对苏联攻占柏林后的所作所为,不论其真假,毫无人道可言,或许在当时不需讲人道。这些是我们无法否认的事实,可是还有一个更加无法否定的事实,如果苏联不参加二战,又或者苏联还是沙皇统治的俄国,德国法西斯的脚步可以被阻挡么?当然历史无法假设,现在说的也都是后话了。苏联共产党这样的统治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是当时世界环境及苏联国内环境决定的,正因为如此苏联战后没能根据局势作出改变而导致后来的一系列结果。
这时我又不得不问自己,假如苏联也成为了资本主义国家,那么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会更好呢?亦或是更早的暴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呢?这些都无从而知了,我唯一知道的是,如果苏联成为资本主义国家,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不会存在了,中国也许还被战争所困扰。我庆幸我生活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内,虽然没有西方国家那样富裕,但在这我感到安全,至少没有战争,在世界上我可以抬头挺胸的说:"我是中国人。"我想同我身边所有人说,庆幸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没有战争,我们可以像人一样活着,而不是其他国家的阶下囚和奴隶。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