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雷家书》读后感_900字
(2019-08-20 19:57:02) 读后感 -
《傅雷家书》读后感900字
第一次看《傅雷家书》是暑假的黄昏,百无聊赖,敏感却不敏锐,没能体会父母的艰辛,一直在感受“别人家的爸爸妈妈”。在“傻白甜”的光环下很少思考父母艰辛背后的意义。现在再翻开,傅雷给傅聪的要求只有一个“先学会做人,再做个艺术家,最后才是演奏家”。之前跟哥哥交流过,其实我们每个个体自己才是自己的名片,不是印刷体,是实力派体。上面的注解头衔是用每天的行为语言和所有的成就去书写的。一想到这件事就不敢轻易发言,宁愿不落笔也不能出错。可人的灵魂里有多少又渺小又神圣、又恐怖又美的东西啊!我的名片上一定是真我,不敢保证不犯错但一定有纠结。想要做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真正自由的人,可是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想做什么的时候不能伤及他人。今天有和长辈同事聊到“人类群星闪耀时”,好多时候的生活就像平庸又熨帖的复制粘贴,可是关键的抉择就那么一小步。在这关键一小步的时候,遵循的坚持的就是藏在心底那个“要做个真正的自由的不伤害他人的人”的原则。不危害自己不危害集体不危害社会不危害国家。
看过那么多历史书都在说一个道理“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一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成焦炭,雨水太猛,也会淹死禾秧。中庸不是没有态度,中庸也不是不在乎,而是一种平衡,是不至于在此刻太受伤的妥协。
有时候眼睛看着前方新奇又未解的东西努力追求着,会给别人错觉,真是个“清高又不可一世”人呢。这样其实真的不好,给人误解本身就是不好,可是清醒的达到两边平衡是有点累的。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件事,没有行动表现的做人做事方式好像真是有点儿欠妥,只有事实才能表明心意,只有行动能表明心迹。待朋友怎能如此马虎,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却好“薄情”,就是你的不对了吧。
父母和生命里面其他人一样,像个过客,送我们这些那些个价值观,一段时光里有他们。可是让时光也充满生命力的方法论要靠我们自己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