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面纱》读后感_1000字

(2019-08-11 07:29:54) 读后感

《面纱》读后感1000字

面纱揭开与否,于你一念之间

每个人都戴着面纱,能让你揭开面纱的有谁呢?

这部作品是毛姆以中国为写作背景而著,因而内容渗透着中国传统的东西,比如,中庸,比如道,着实佩服作为一个外国人,毛姆能够把老祖先的道,领悟得如此详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就是路和行路人。那是一条永恒之路,万物都行走在其间,但道生于无,因为道本身也是物。道是有也是无。道生万物,万物皆循其道,万物复归于道。道是形却无棱角,是声音但不为耳朵听见,有形象但无形状。道是一张巨大的网,网眼如海洋,却恢恢不漏。道是万物的避难所。道不在任何地方,可是你不用探窗户就能看见它。不管它愿意与否,它都教会你万事行事的法则,然后任它们自由发展。依循道,谦卑的人能保全自己,驼背的人可以变得挺拔。失败是成功的奠基石,而成功潜藏着失败。但是有谁能知道两者何时交替。追寻和善的人会平顺如孩童。平和能使攻者获胜,防者安身。征服自己的人是最强大的人

毛姆与他人不同,一般是环境铸就人物,而他是以人物推动情节,这让我稀奇不已。

我选择让人物来适应逐渐发展的情节

起初我认为,毛姆是借凯蒂的想法来表达对中国的不满,多次用丑陋来形容,而后我却看到了欣赏,她欣赏满洲女人对沃尔顿的忠贞,满洲姑娘对爱情的态度,是凯蒂做不到的。

那象征代表着一片精神秘境,令凯蒂难以捉摸。

凯蒂刚进霍乱的地方,是惧怕的,觉得很肮脏,很丑陋,她离开时,却觉得中国乡村美好,这世外桃源之景的描述竟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有异曲同工之妙,心底对毛姆的敬仰又多了几分。

老的少的都有,迈着小步踉跄而行。他们翻越小山丘,山丘上遍布齐整的稻田,农舍掩映在竹林之中,温馨舒适。

个人认为毛姆对刻画人物往往是直接剖析,不隐藏任何一点儿。聪明却不世故的瓦尔特,圆滑却是渣男的唐生,虚荣而又直接的凯蒂。

这一个个人物都能印象深刻,绝不模糊。就仿佛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真诚的呈现在大家眼前。面对瓦尔特,她始终不爱,瓦尔特死,让凯蒂重获自由,她也许冷酷但真实。她父亲对于和他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母亲逝世,也恍若新生,不做作,这是绝大多数人做不到的。

当然,还想说的就是里面的爱情,我看到了不能自已的爱;看到了卑如蝼蚁的爱;看到了揪心自亡的爱。虽然刻骨,却不健康。反观沃尔顿和满洲女子的平淡,却细水长流。这便是大众所羡慕的吧!

监考中,实在是不好写,就此止笔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