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_1400字

(2019-09-06 14:48:29) 读后感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1400字

《乌合之众》 大众心理研究

The Crowd  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

法国学者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 此书以法国大革命为基础,极为细致的描述了集体心态, 对人们理解集体行为的作用以及对社会心理学的思考发挥了巨大影响。但此书并非严谨的学术著作,没有严密的论证推理,多数属于“断言”。

并且此书还多处出现对性别和民族的偏见。如,作者在书中言“群众就像女人和孩子一样,很容易陷入极端”, “群体的心理因素取决于民族的特性,与生俱来”。不过鉴于此书成书于19世纪,作者思维的局限性和固执倒是可以理解。

但不得不承认此书的诸多论述与断言仍是十分震撼。如导言中就出现的“人们不是热爱自由,只是痛恨主子”, “群众不擅长推理,却急于采取行动”。“约束个人道德和社会机制在狂热的群体中失去了效力”。 由此难免不想到古今中外的一些狂热的群众运动,当个人组成群体时,他便不是他自己,变成了不受自己支配的提线木偶。而且群体是个无名氏,也因此不必承担责任,总是约束个人的责任感变消失,这样作为个人不敢打砸商店,焚毁宫殿,变成群体时,便可理直气壮去做,因为他们进入了集体无意识。“群体犯罪”只是群体的一种表现,“群体很容易做出刽子手的举动,也很容易慷慨赴义”。当然我并不赞同这种全然抹杀群众在历史长河中做出的贡献,这样说也确实过于片面。

勒庞在书中的一句话倒是引起了我十分的警觉,他说“英雄的神话因为群体的想象力而发生改变,使英雄离我们而去,有时只需短短的几年”。前苏联有小英雄卓娅,烧毁德军草料,慷慨赴死,于1942年被苏联授予“民族英雄”称号,短短二三十年后,卓娅就被造谣成精神病,偷村民草料被扭送德军处死。 前不久造谣黄继光,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甚至戏谑雷锋“做好事不留名,但都写在了日记本里”。 这是不是西方国家利用“和平演变”的方法故伎重演我们不得而知,但仍然有许多普通群众选择相信,却不得不使我们惊醒,警觉。

“群众容易被煽动,而政府在引导舆论越发显得心力不足”。数日前,红蓝黄幼儿园虐童事件掀起的舆论狂潮,很好的为勒庞百年前的断言备书。别有用心的网友编造 “爷爷医生,叔叔医生,光溜溜,老虎团”恶意抹黑军队。造谣可怕,但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是被煽动的舆情,政府公信力在此役中,大伤元气,尽管后来各部门出来辟谣,但谣言最可怕之处在于,后来的后来,群众并不在意真相。

勒庞还写到“就名望的起源而论,取得成功便是最大的成功;就名望的衰落而言,失败就是最大的失败”。简言之,成功是通向名望的主要台阶。想到网友评论马云合作王菲新歌时表示,“你有钱,唱什么都好”虽然半戏谑,但或多或少的论证勒庞的观点。赢得奥运会金牌和蝇量级金腰带的邹市明,不久前负于日本拳手,唱衰声音此起彼伏。

文章的最后,勒庞将群体分成异质性群体与同质性群体,并着重介绍了前者。简言之,异质性群体分为无名称群体(街头游行群众,选民)和有名称群体(陪审团,议会议员)。并分而述之如何有效掌控二者,并且说到“影响群众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引起他们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这样看来西方的民主,尤其是西方的普选,也不过是只有选举权,没有选择权。数日前,第一次在首尔街头见识到大规模游行示威(反对文在寅政府关于医改政策),可他们面带笑容,走上街头,(据安老师说他们中有一大部分是职业游行示威者)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