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脂砚斋评石头记(全集)》读后感_1000字
(2019-08-15 21:03:29) 读后感 -
《脂砚斋评石头记(全集)》读后感1000字
初看红楼梦时,不忍于宝黛最后的凄惨悲剧,一度憎恨高鹗写的什么破结局,他是有被迫害妄想症吧,他一续人人都是悲剧,最恨的是丢了玉的宝玉痴痴呆呆,任人摆布,他还能记得与黛玉那些儿女情怀往事吗?如何对得起黛玉的眼泪与痴情,如何对得起黛玉的死不瞑目,一句宝玉你好~(狠心)都未能出口,便香消玉殒。那时想若曹公在世所写的结局定不会如此,宝黛定不会生死相离,相爱的人理所应当在一起,破坏阻止之人该入地狱才是。若黛玉能稍加改变,或许就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和宝玉就能终成眷属呢。怎么可能?
近两年得空又加以细嚼,似乎明白,所有的结局是否早有注定?“好知青冢骷髅骨,便是红楼掩面人”,“纵使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最后“终究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木石之缘本就是还泪之说,任凭宝黛如何相知相爱,终逃不过还泪之后的曲终人散场,情终敌不过命。梦醒后皆是一场空。
我们终究无缘得知曹公笔下的红楼结局,又或许,本就没有结局?他们的故事且止于此。我也不会再看高鹗的续写,我眼里的红楼也止于这八十回。
“纵使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一曲《终生误》误的是宝黛钗的终生,可字里行间流露的满满无奈与那丝躁动却令我动容。
放眼当下,意难平之事十之八九,现实中多少人与事表面看似和谐美好,根本上却满是遗憾,在对与错、好与坏间永远有那么多的将将就就让人“意难平”。能完全随心而行之人有多少?多少人都是在不甚完美中“安于本分”“知足常乐”,以此寻求安慰和解脱。但知足便会常乐吗?可不知足又能如何?到底意难平间,恍恍惚惚依然是一生,依然走到最后,又有何不同?终生误了仍是一生,亦不可从头再来。
如此看来,是否“悟了”便好?或许现实的无奈下,是以心里的感受与念想为要,结局虽早已注定,命运虽无法抵抗,现实面前虽不得不低头,但…“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且无论世事如何,心存那丝躁动,我仍有所念所想所求。即使“到头一空”,并不见的“不如不去得好”,势必得去经历一遭,试问石兄可悔红尘历这一遭?我想,定是不悔的罢。
即使有一天,我们终将学会不死磕到底,不执着于心中的“痴念”,不计较于所谓的“完美”,放弃该放弃的,接受该接受的,“恍恍惚惚”度日,“昏昏噩噩”前行…但固执坚持过,被“痴念”耽误过便好…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