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十自述(精装)》读后感_1000字
(2019-09-10 15:13:38) 读后感 -
《四十自述(精装)》读后感1000字
胡适在本书以平和谦逊的语调回顾了自己四十年的人生经历,通过对这段经历的描述,我们看到他的成长、改造与突破;另一方面胡适也躬身在这本自传中实践着自己的白话文改革,文字很平实,有感情却不泛滥,相信是想了解胡适先生的一本必读之作。
胡适先生在母亲的照料下成长,继承了母亲身上的性格,儒雅、平和、胸怀若谷;他自幼被传统文化熏陶,却能发掘并追求新的文学方式;他身边的朋友参差不齐,他能从朋友的不理解和批评中坚定自己的文学改革决心。胡适对于周遭环境的继承与摒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其实我是一个特别喜欢吐槽的人,有人称之为有独立思考,也有人说是嫉妒、不公正。我觉得两方面原因都有,坚持自我很重要,其实以自己目前的人生阅历,还没资格去评判别人。看看胡适先生在40岁以前的成长,自己真没有什么值得傲娇的。现在好久都不再与人争论,竟然以为自己养成了不嗔不怒的平和心态,也是可笑。
最近写的书评也有点多,其实大部分是从前读了一半的书,比如这本书是从去年就开始看了。我一直是“多线程、多途径、断点式”读书:多线程是指同时看两到三本书;多途径是指微信读书app、电子书、纸质书都在使用,最近几个月还用上了kindle;断点式是指读书不一气呵成,中间会停个几天至几个月。我想这是适合我的读书方法,其中的道理或缺陷就不赘述了。
我原来跟书友说博览群书、不求甚解,正常来说这种读书心态不是很好,如果消化吸收的少,读再多书又有什么用处呢。希望我最近泛滥的书评不会给大家带来误导,如果你真的看到一本好书,即使10万字的书读上一个月也是值得的。即使我并没有不求甚解的心态,甚至我喜欢钻牛角尖去探索一点自己无知的领域,但是说真的吸收得多少对于我是无所谓的,读书的功利性在我身上已经没有了。
不再有功利性,让我更享受这种读书的时光,更符合我对于现实人生的追求--自由、放荡、不遭束缚--我称之为“不穿鞋子”,现在我只看自己爱看的书,只写自己想说的话。是的,我也喜欢写点东西,读书过程中也写满了很多劣质笔记本,读完书挑出来几段写到书评上,笔记本也就丢到垃圾桶了,所以我的书评不完整也不客观。目前看,我没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极端心态,反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认为读书跟跑步、跳舞、声乐种种活动一样,只是我“挥霍”时间的方式,只要是健康无害的就好。
这就是我的读书心态,记到胡适先生的《四十自述》下,他那么宽容,不会怪罪的。
大家晚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