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农场》读后感_1200字
(2019-09-07 12:57:03) 读后感 -
《动物农场》读后感1200字
看过了1984和奥威尔日记,结合当初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将现实世界虚化带入书中,就会发现,奥威尔的写作手法独具一格,仿佛不停暗示着我们,阶级永远存在,人民永远都是受压迫的愚蠢无知的,事实也是如此。
◆ 第1章
>> 人是一种最可怜的家伙,什么都产不了,只会挥霍。那些家伙产不了奶,也下不了蛋,瘦弱得拉不动犁,跑起来也是慢吞吞的,连个兔子都逮不住。可那家伙却是所有动物的主宰,他驱使动物去干活,给动物的报偿却只是一点少得不能再少的草料,仅够我们糊口而已。而我们劳动所得的其余的一切都被人据为己有。是我们流血流汗在耕耘这块土地,是我们的粪便使它肥沃,可我们自己除了这一副空皮囊之外,又得到了什么呢!
动物们起义之初,并不懂为何人类统治了整个农场,妄想主宰自己的世界,不过是给自己画了一个极乐世界的饼,而这个饼,永远都不会出现。
>> 凡是人的习惯都是邪恶的。而且,千万要注意,任何动物都不能欺压自己的同类。不论是瘦弱的还是强壮的;不论是聪明的还是迟钝的,我们都是兄弟。任何动物都不得伤害其他动物。所有的动物一律平等。
看到这个的时候,下意识联想到了太平天国运动,想到了天国美好的寓意,想到了理想的天国最后毁于一旦的败因。历史无论在哪里,总会惊人的相似,人类所做的,不过是因为贪婪和欲望,无止尽的占有和掠夺罢了,而欲望却永无止境,正是因为这些,这个世界维持着虚弱的表面的和平,友好也是表面的经不起推敲的友好,一旦涉及到利益和损伤,人们马上就撕破了嘴角变得丑陋不堪。
◆ 第7章
>> 这一年,动物们一直像奴隶般地干苦役活。但他们乐在其中,流血流汗甚至牺牲也心甘情愿,因为他们深深地意识到:他们干的每件事都是为他们自己和未来的同类的利益,而不是为了那帮游手好闲、偷摸成性的人类。
我们所努力的争取的耗尽一生的,会不会只是一场意淫而已,理想的乌托邦不过是梦里的王国罢了。而这一切都不是现实里最悲惨的,最悲惨的是真正的记忆被遗忘,虚假的记忆随波逐流被植入,逼迫自己一而再再二三的改变自己曾经的信仰,还要继续坚持明知道是错误的。这样的生活就算酒足饭饱,也是死不足惜的。
◆ 第14章
>> 唯有老本杰明与众不同,他自称对自己那漫长的一生中的每个细节都记忆犹新,还说他认识到事物过去没有,将来也不会有什么更好或更糟之分。因此他说,饥饿、艰难、失望的现实,是生活不可改变的规律。
生活似乎不曾放过我们其中任何一个,靠什么去努力呢,我也曾抱怨过这个社会的不公,但是未果。这个社会有它运行的规则,只有食物链的顶端才能制定游戏规则,所以注定了弱肉强食优胜劣汰,所以怀有慈悲心的前提是足够的强,才能去保护弱者,但是有的东西是注定了的,我们无法更改。
这本书看起来很快,不是很轻松的童话故事,甚至可以说,看的时候有些沉重,有很多东西都有一些深的寓意,包括里面的几首歌,几条戒律。无从评判里面的动物形象,真实的血淋淋的人性,也算是兽性吧。就算是看透了这些真实,还是希望这个世界的人能够多一点悲悯。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