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_800字
(2019-09-01 21:21:15) 读后感 -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800字
这书的主旨很明确,没什么好说的,我想单独说说个体特质发展所受到的限制。文中所谓的睡眠教育(胎教),着力于通过暗示改变人的初始道德框架和思维模式。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又通过不断的外部影响来强化这种暗示的作用。这些影响包括成年前的教育(原生家庭影响),包括绝对占据宣传路径的宗教洗脑(理念与信仰的建设,群体心理,从众思维),包括娱乐项目的饱和与娱乐设施的完善(占据空闲时间,令人无暇思考),也包括终极的娱乐措施-嗑药(暂时实现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彻底逃避)。结果就是个体极端化地彻底放弃了思考,沉迷享乐、逃避痛苦、安于现状、被动接受。
很明显,书中描写的这整个过程有艺术夸张,但每一步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其投影,一定程度上都是可以实现的。
赫胥黎讲了一个有关个体权利和自由的故事,他对此二者有一个基本立论,但并没有给出这一立论的合理性/正确性解释(当然也可能是我太挫了,看不出来。用小说讲哲学似乎都有这个毛病,道理稀碎地藏在细节里,不容易看出来)。不好意思了赫大爷,象征性地扣一星吧。
本书成于1932年,引一下46年赫胥黎自己写的再版序言中的两段话吧,不展开了。
“未来最重要的曼哈顿计划将是政府赞助的对政治家和科学家所谓的“快乐问题”进行的广泛研究——换句话说,就是研究如何让人们爱上被奴役。”
“确实,如果我们不选择分权制,不把应用科学作为创造自由的手段,而是把它作为目的,那么我们就只有两个选择:一个选择是产生很多不同国家的、军事化的极权政府,其存在的基础是可怕的原子弹,最终的结果是整个文明的毁灭(或者,即使战争受到了限制,也会出现顽固的军国主义);另一个选择是出现超国家的极权统治,这可能出现在快速的科学进步、尤其是原子革命带来的社会混乱之后,这种极权统治为了满足高效和稳定的需要,最后发展成福利和专制并存的乌托邦。两个方案,你们自己选吧!”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