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读后感_1400字
(2019-08-25 15:13:26) 读后感 -
《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读后感1400字
去年的12月读了一本《人类简史》,今年的12月读了一本《未来简史》。时间过的好快,又是一年过去了……
-1-
两本书的作者都是以色列人尤瓦尔·赫拉利,和他的上一部作品一样,是站到整个人类发展的高度,用独特的眼光去分析人类的历史和未来。所以一些观点具有争议性和启发性,在刷新三观之余,仔细想想说的还真有道理。
与《人类简史》的副标题“从动物到上帝”类似,《未来简史》的副标题是:“从智人到神人”。全书分为“人类的新议题”“智人征服世界”“智人为世界赋予意义”“智人失去控制权”这四大部分。虽然名字是叫《未来简史》,但其实用了很多的篇幅来回顾人类走过的道路,以独特的视角进行高度总结和概括,并按照人类发展的脉络一路延伸下去,推断出人类未来社会的三大议题:长生不死、幸福快乐、化身为神。
-2-
书中回顾了人类的发展,简要总结如下:
原始社会
人与自然平等共处,“泛神论”、“万物有灵”。
农业社会
人类逐渐驯化动物,提高地位,需要新的思想来解释这一切。基督教等一神论宗教兴起。“灵魂是上帝的赐予”,因为人有灵魂,所以要统治万物。
近现代社会
文艺复兴开启,从“神性”到“人性”,“上帝已死”,伴随着人性的光辉,人文主义宗教统治世界。
未来社会
随着科技宗教不断发展,未来是科技人文主义与数据主义的竞争。未来科技进步会使人类个体变得没有意义,“生物是算法”将是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人类的自由意志也许并不存在。
而现在的我们早已裹进了数据的洪流中,大数据比我们更了解自己。也许,到了最后,只能是这句话——“信数据者得永生”
-3-
除此之外,书中还有几个印象深刻的地方:
人类的特别之处在于能想象一些不存在的东西,除了客观现实和主观现实之外,还有“互为主体”的现实。即人类共同编制的意义之网。包括宗教、金钱、国家、价值观等等。其特征就是虽然在现实中没有,但每个人都相信其存在。
科学与宗教也许是一对夫妻,其本质都有一套需要人遵守的规则,给人以许诺,并且用来巩固秩序。而宗教和灵性的差距却比想象中的更大。现代历史其实是科学与人文主义宗教达成协议的过程。
人文主义宗教的三大流派:自由人文主义(目前西方世界的方法)、社会人文主义(社会主义运动)、进化人文主义(纳粹是极端的代表)。这三大流派是不是很眼熟?我们当下的社会与政治就是这三大流派所塑造的。
-4-
其他地方不一一摘要了。书的最后提了三个关键问题留给读者思考:
1、生物真的只是算法,而生命也真的只是数据处理吗?
2、智能和意识,究竟哪一个才更有价值?
3、当算法比我们更了解我们时,未来将会发生何种变化?
全书至此结束,但思考却未停止。今天写下这些文字,已经是读完书一个月之后的事了,当时读完感觉信息量好大,新的资讯和观点铺面而来。所以沉淀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开始写笔记。
其实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的洪流早已到来,未来的发展不是线性,更应该是呈指数级别发展。我和作者一样,更多的相信未来是不可预测的,只能是一个大概率,充满了不确定性。这本《未来简史》是通过梳理历史来展望未来,提供了未来发展的一种可能而已。
这本书对我的意义来说,更多的是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考虑问题,去更好的看待已经发生、正在发生、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所谓当局者迷,身在潮水中是不易看到方向的,未来也是如此——即使我们现在已经身处其中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