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读后感_900字
(2019-08-03 15:58:41) 读后感 -
《信》读后感900字
曾在这个世间所遭遇的排斥,歧视和不公,在重新站上心爱的舞台,重新见到自己最亲爱的哥哥时,他终于明白,面对亲情,面对血缘关系,有些东西不能割舍,不能切断。
这是一场漫长又痛苦的救赎。弟弟遭遇种种不公和歧视,只因为他有一个杀人犯哥哥。也许,我们无法改变别人歧视的眼光,那是无力又无用的。也许,更重要的是,我们以何种心态去对待别人向自己投来歧视的眼光,我们如何在世间行走和努力,如何保护家人和传递一种更正面的能量
「犯罪者也应想到这些事情,不是自己蹲监狱就完事了的问题。必须认识到受到惩罚的不只是自己。弟弟现在的苦难,正是对哥哥刚志所犯罪行做出惩罚的一部分。犯罪者必须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就是自己犯罪的同时也抹杀了自己亲属在社会上的存在。为了显示这种客观事实,也需要存在歧视。以前直贵连想也没有想过这样的事情。觉得自己被别人白眼看待,肯定是周围的人不对,一直诅咒着这是不合理的事情。 没准这种想法是一种对自己的宽容。」
小说有一个很特殊的名词——社会性的死亡。
「你哥哥就像是自杀一样,选择了社会性的死亡——直贵回味着刚才平野说的话。是不是可以说,刚志选择的不仅仅是自己一个人的社会性死亡呢?
可是,和真正的死亡不同,社会性的死是可以生还的。方法只有一个,孜孜不倦地一点一点恢复他与社会的相容性。一根一根地增加与他人联系的线。等形成了以你为中心的像是蜘蛛网一样的联系,就没有人无视你的存在。这样迈出第一步的地方就是这里。说着,他用手指指着脚下。
歧视从来不曾消失,当你试图犯罪,你要明白你所犯下的罪行,将会嫁祸给你的亲人。你也许可以在监狱里平安度日,不知世事如何。但是监狱外的亲人,也许会承担着你不曾承受的那份痛苦,他们将游离在社会的边缘,不被众人接受,他们被扣上罪犯亲属的帽子,无法翻身。如果说,它唯一能带来正能量的结果就是,这种歧视可以去制约更多的犯罪行为。
如何让犯罪者在被包容的前提下恢复社会功能性,如何让犯罪者亲属在社会功能性上不必要遭遇太多的不公待遇。这是作者留给读者的旁白,因为答案自在每一个读者的心里。如果那些罪犯和罪犯家属倾尽全力,依旧得不到接纳。是不是因为社会中的每一个我们待他们以偏见,以不够宽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