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灿烂千阳》读后感_1000字
(2019-09-15 11:14:27) 读后感 -
《灿烂千阳》读后感1000字
用两天的时间,看完了<灿烂千阳>。依旧如读<追风筝的人>一样,开始是一种对异域截然不同命运的窥探,最后却是无比的震撼和慨叹。不过,两者应该还是有区别的。我个人认为<追>是一个故事,<灿>则是一个社会。故事可以很精彩,很动人;社会只能是真实,真实得残忍。如果说《追风筝的人》是自我救赎,那么《灿烂千阳》就是对国家和人性的寄托与希望。作者从两位女性——玛丽雅姆、莱拉——的角度,描写了她们悲惨的命运,由其是玛丽雅姆,每次都从希望的巅峰坠落到黑暗的谷底,沉重的生活已经把她压得再不去报任何希望、麻木地存活。莱拉,也被战争将她从幸福的家庭、爱情中拉入了拉希德的地狱。而在地狱中,玛丽雅姆和莱拉却慢慢地消除隔阂、结出母子般的亲情,每次看到玛丽雅姆对莱拉的爱护,都被深深感动,因为彼此的存在,她们才能更坚强地挣扎着存活,直至最后玛丽雅姆承担杀人罪名而被处决,莱拉在最后幸福活中对她的纪念,以及给自己肚子里“女儿”的命名。对比起残暴的拉希德和黑暗的战争政府统治,她们的感情更让人看到人性的光辉和希望。灿烂千阳”这个名字,很不错。来自于四百年前的一位叫做穆罕默德的诗人的诗句:“喀布尔每条街道都令人目不转睛,埃及来的商旅穿行过座座市场。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月亮,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一千个灿烂的太阳,本是诗人最慷慨的盛誉,可它怎能敌得过时间的变迁,敌得过人的欲望呢?战争,爆炸,袭击冲突,政权更迭,难民营,对妇女的压迫制度,饥饿,颠沛流离。书中的种种,让谁都相信,“纵然有一千个灿烂的太阳也不足以再用它金煜的光芒去照亮它阴影憧憧的洞穴,用它稠浓的温暖去掂量它罪恶砭骨的凄凉。”是的,美好的历史,在现实面前,只能是遥不可及的神话。看完全文,唏嘘不已,第一次这么真切地感受到阿富汗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第一次这么真切地感受阿富汗妇女的隐忍及苦难,第一次这么深切地知道有关阿富汗的“圣战组织”“塔利班”等给阿富汗人民带来的灾难。我没法去深刻地体会阿富汗女性的苦难生活,我无法了解她们一生的深重灾难,但是,由她们,我更加感激并珍惜现在的生活,我自由,我拥有自己的权利。我出生并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一个和平的国度。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