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_1100字

(2019-09-23 12:23:41) 读后感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100字

高贵的精神面对庸俗的质疑,往往最后也变得庸俗起来。

你是抬头看月亮,还是低头捡便士?

一头浪漫,一头现实。

一头理想,一头生活。

一头孤独,一头庸俗。

那个抬头或低头的你,就叫做魔鬼。

我们的生命就由精神(包括理想)、生活与魔鬼这三部分组成。

魔鬼抬头看月亮时是孤独的,也是浪漫的,而低头捡便士时是庸俗的,也是现实的。

但往往这三者同时存在着,魔鬼时而孤独、浪漫,时而庸俗、势利,就这样被生生地来回拉扯着。因此,充满了痛苦。

于是,魔鬼追寻快乐,并戴上了快乐的面具。他需要欺骗精神,也需要欺骗生活。

也许,有一天生活看穿了魔鬼的面具,它决定抛弃精神,面对现实,即使他那么的庸俗与势利。

也许,有一天精神看穿魔鬼的面具,它决定抛弃生活,面对孤独,因为他是如此的浪漫与高贵!

但不管哪一种选择,魔鬼始终相伴,因为它是两者的根基所在,它是肉身,也是欲望的化身。

主人公,一个四十岁的中年人,在过了17年安稳平静的所谓幸福生活后,终于抬起了头看向月亮,从此踏上了画画这条艺术之路,这条注定孤独痛苦的道路。

他蔑视世俗,践踏欲望,有时又不得不屈从于欲望。他过得依旧痛苦,甚至惨不忍睹,但他的精神是清澈的、干净的,所以他超然物外,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

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天才,因为只有天才才会选择这条既疯狂又孤独的道路。

最后,主人公成功了,也失败了,一是因为自己,一是因为众人。

或许他根本就不在乎成败,他在乎的只是那天上的月亮,那高高在上的浪漫精神。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高贵的精神并不代表能高贵,崇高的理想也并不代表能崇高。高贵的与崇高的在没能带来实际外在利益之前,不如鸡肋。毕竟比起遥不可及的月亮,六个便士来得更为实际。

如此,高贵与崇高受庸俗嘲笑、质疑岂不是常事?

于是,高贵沦为庸俗也就成了常事,毕竟大多数庸俗曾经也高贵着。

忍受不了质疑,那就孤独吧。忍受不了孤独,那就庸俗吧。有的人为了生活而生活,而有的人却是为了生命而生活。

真正的天才永远做着天才的事,他们根本不在意别人的诧异;俗人也永远做着俗人的事,他们太在意别人的目光。

正如叔本华所说:每个时代的智者都说过同样的话,而愚人——每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却做着与之相反的事。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是啊,你又不是我,怎知我内在的逍遥快乐。它就像鱼儿一样,谁人能理解?

我们永远做着别人眼中的自己,干的是曲意逢迎和绳营狗苟之事,却忘了我们内在还有一个高贵的自我,是江上清风,也是山间明月。

众人皆知“清斯濯缨,浊斯濯足”,于是天才孤独着。

众人皆醉我独醒,于是天才忧郁着。

于是,月亮绽放出最为浪漫的光芒,在夜深时照亮这世间所有的庸俗。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