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恒的边缘(全集)》读后感_800字
(2019-08-15 23:51:05) 读后感 -
《永恒的边缘(全集)》读后感800字
没有永恒的核心,却有永恒的边缘
终于还是赶在了春节前将 肯 福莱特 的世界三部曲读完,对于前两部巨人的陨落及凛冽的寒冬,我都能理解到标题的涵义,但是对于永恒的边缘,直至第三部读完,我都在思考作者该部标题的意图。
我觉得作者可能是想说并有什么永远的核心,今天认为是对的是核心的东西,随着时间和社会的演变,也终有沦为边缘的一天。历史的潮水,起起伏伏,纵使今日滔天巨浪,也终会踉踉跄跄地拍向海岸,碎成泡沫,泯灭在泥沙中。
第三部以20世纪中期的美国民权运动开篇,再以第一个非裔美国总统奥巴马当选作为落幕。中间插穿了包括赫鲁晓夫一手炮制的古巴核危机(类似于美国去年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东欧剧变的过程和细节(柏林墙的建立与倒塌)、杰克肯尼迪与约翰肯尼迪被刺身亡、马丁路德金的民权运动及其被刺、越南战争、垮掉的一代、尼克松的水门事件等。
肯 福莱特 再次完美地将真实的历史事件与人物,与虚构小说人物缝合在一起,同时保证了跨越三代人物关系之间的逻辑流畅与自然。
到最后最让我感动的竟然是戈尔巴乔夫从对匈牙利、波兰等华沙组织国家到苏联改革的一系列艰难抉择,刚好这些都是在89年前后发生,对于中国发生的事情第三部中没有丝毫提及,但无论发生了什么,至少中国共产党没有跟其他华沙组织国家中的共产主义政党一样失败并退出历史的舞台,反而探索出了新的道路,使中国共产党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可以想见,邓小平在面临着国际共产主义因无法找到新的出路纷纷破产,同时形成了可怕的多米乐骨牌倒塌效应时,同样做出了艰难的抉择。
这样看来,与时俱进确实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应时刻警觉被边缘,同时直面被边缘的原因,而不是逃避无视,任房子里的大象跑来跑去。借用作者的话就是,每一个迈向死亡的生命仍应热烈地生长!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