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回忆录(全集)》读后感_1300字
(2019-09-02 00:29:46) 读后感 -
《文学回忆录(全集)》读后感1300字
这是一本我在微信书城买的最贵(49.80元)、读书用时最长(71小时)的一本书(1984页),也是值得收藏反复研读的一本书,读一遍是远远不够的。我写的这个东西,不能算作书评,顶多算个随笔。为什么呢?其一,木心先生的书,不是我能评价的,我没这个资格,多做些摘录还是必要的。其二,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这种感觉怎么形容,就好像你面对一个不相干的人可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一旦遇到你真正心仪的对象却语无伦次手足无措。这是一本世界文学史的讲义录,是木心先生在美国给陈丹青等中国画家们上文学课的讲义,授课方式为叙家常般地神聊,偶尔离题,在这当中有木心先生随性而发的真知灼见。里面不仅有古今中外如数家珍的文学大家,还有木心先生对艺术、文学、生命和生活的感悟。读完了不禁疑惑,他这辈子得读多少书啊?也许正是他的阅读史铸就了他的旷世悲悯情怀。原来对木心的了解,仅限于他写的那首《从前慢》(还只是一部分):“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读了内心有种安然笃定的感觉。于是想对木心先生有更多地了解,网上一查,木心是笔名,原名孙璞,出生在浙江桐乡乌镇。看他年轻时候的照片,呵,更了不得:披着一件立领风衣,头戴黑色礼帽,低低的帽檐下射出两道深邃凌厉的目光,完全是一副黑帮教父的派头(现在看他可以算很多人的文学启蒙教父)。又酷又帅,更想加深了解了(因为相信相由心生,所以总是原谅自己以貌取人的毛病)。于是把能买到的他的书全买了,就两本:《哥伦比亚的倒影》、《云雀叫了一整天》。这两本书要是纸质的,应该都是薄薄的,每本都250页。我想先读容易读的吧,最先读的是他的诗集《云雀叫了一整天》,有些诗句读不懂,勉强读完了。《哥伦比亚的倒影》读了不到一半,读不下去了,里面有很多木心与中外文学大家的对话,有些人连名字都没听过,我发现如果不把《文学回忆录》读完,这本书就很难读懂。于是开始啃《文学回忆录》,读完了这本回头再读那两本就大体能读懂了(目前不可能完全读懂)。于是我得出个结论:书越薄越难读。附带着又买了三本书:《世说新语》、《莎士比亚全集》、《包法利夫人》。读《世说新语》也是为了更了解木心,他特别喜欢魏晋的文人,钦佩他们的风骨,认为李杜也不能及。莎士比亚是木心喜欢的剧作家,他推荐的几篇有必要读。木心把福楼拜当作自己的老师,认为福楼拜对他的教育比对莫泊桑的还要深(福楼拜是莫泊桑的老师),于是重温了《包法利夫人》(首读是高中时),确实笔力深厚,是我首次阅读无法感知的。他喜欢的中国文学家或哲学家:屈原、陶渊明、老子、墨子;外国的:哈代、福楼拜、尼采、纪德、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等。就在我想全面了解木心的时候,南方周末(微信公众号)特别懂我,连载了三期介绍木心的视频,感觉是专门给我发的新年福利呢(又自作多情了)。文人们骨子里都是高傲的、孤独的、曲高和寡的,比如鲁迅的“一个都不能原谅”;可是木心却从来不表现咄咄逼人的傲气,永远给人平和宽容之感,如那句“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让你感觉内心前所未有的澄明通透。愿有机会去木心美术馆走走,走近木心。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