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瓦尔登湖》读后感_1600字

(2019-08-22 14:02:50) 读后感

《瓦尔登湖》读后感1600字

百本阅读计划之39本
上帝知道,你不需要社交。
我越来越觉得自己近乎无情(没有人情味),不喜欢过分的社交,不想认识新朋友,不喜欢繁文缛节的礼仪。
我清楚的知道这不是人们常说的长大后的成熟,而是近乎残忍的隔断与世界的细枝末节的联系。我只想把身体全部的力量付之于我热爱的事情上来,比如持之以恒阅读,比如独立思考的空间。
但,我也清楚的知道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丧失了生活的热情。至少我仍然热爱生命,我仍有时刻想念与牵挂的朋友和家人,我还想探寻这个世界的未知。
我保持运动,因为我需要健康的体魄来对抗疾病,包括心理上的疾病。
我时刻阅读,因为我需要书籍的光芒指引,在知识的海洋中翻山越岭。
我时常自省,因为我需要独立思考的空间,和自己对话,和内心对话。
以严格的自律要求自己,摈弃精彩纷呈的外界干扰,探索内心深处的极简主义生活方式。而在《瓦尔登湖》中把这种贯彻到极致。在极致的尽头,我看到了光芒万丈的晚霞,看到了冰冻三尺后世界寂寥的天地,我看到了原始状态下呈现出的一种生命张力。
像极了电影中的某些镜头,一个独来独往的刺客,一个看透人生的苦行僧,一个闲云野鹤的老者。
当然,至于作者意图表达的现实意义,结合时代便能看出。但,这与我无关,因为我看到我我心中的瓦尔登湖。借用书中最后一句话:太阳才不过是一颗晨星罢了。
宁静而炽热的活着
冬日屋子里避寒的野兔子,林间此起彼伏鸣叫着的禽鸟,田间的与农民作战的土拔鼠,寒冬深夜里燃烧的炉火……即使是白雪皑皑的天地和波澜不惊的湖面,也有万般奇妙的大千世界。
这是一个静谧但又满载生命的瓦尔登湖,这是一本安静但又炽热的书籍。强调这点是因为在不少人看来《瓦尔登湖》太过安静,想来是表达有点无聊的意思。在我看来,绝非如此。作者笔下的世界趣味横生,千万种声音,只有仔细聆听才能听见。千万条生命,只有认真观察才能发现。
书中的主人翁也是作者卢梭富有生命的张力,他在万籁俱寂的林间伐木造屋,斧头在与木材的碰触间发出咔嚓的声响,如果速度再快点甚至会看到火光,偶尔有行人路过多半会露出探寻的目光。他在盛夏傍晚的湖面上游泳,孔武有力的四肢在水中伸展,间或碰触到同样在游泳的鱼儿,他伸出指尖与之嬉戏。他在无数个夜晚的灯光下,翻着泛黄的书籍,或喃喃自语,或与圣贤对话。
他,在尽情的燃烧着,生命的火焰发出红色、蓝色、炙热的光芒。而绝大多数人的生命之光在25岁后就渐渐变得黯淡无光。
这样的人生并不孤寂,我们可以选择在这个世界上炽热的活着,去探索你的内心世界。
另一个桃源世界?
有人会把瓦尔登湖归纳为西方的桃源世界,并认为喜欢田园生活方式的人可以阅读这本书。我并不崇尚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其实这和上文所说的问题有相似之处,但这里表达的是精神层面,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生活在瓦尔登湖的他,从未停止对美好世界的赞美,从未逃避对黑暗世界的抵抗,从未杜绝远方探访的朋友,从未吝啬对他人的善意。
卢梭是典型的极简主义者,食物只需满足口腹之欲,衣物可以庇体保暖。正如他在书中说的:如果说进食不是为了维持我们的生命,也不是为了激发我们的精神生命,那就仅仅是为了养活我们体内的馋虫罢了。
如果每个人都能有这种意识,恐怕就不会担心肥胖、疾病等问题了。只有放松对物质世界的追求,内心的世界才会更强大。
古人云: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若你心无定所,你逃到哪里都摆脱不了俗世的羁绊。换言之,只要你内心足够强大,无论你是在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能找到内心的归属。
瓦尔登湖是卢梭本人由意志构成的桃源世界,任何人都走不进去,你必须自己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桃源世界。
看完这本书后,近来浮躁之气如同浮光掠影般挥之而去,内心更趋向平和,更懂得自己想要什么,更坚定内心的归属与选择。
最后没有给五颗星,是译本的问题,以后有机会,该买本纸质的翻看。
以上。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