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爱的五种能力》读后感_1900字

(2019-08-18 00:19:15) 读后感

《爱的五种能力》读后感1900字

这是一本讲如何处理亲密关系的书,不仅仅适用用爱情,其实也适用于父母孩子等家庭关系。几年前看过这本书,现在重看依然觉得很有收获,并且隐然觉得有些方面已经潜移默化影响了我,其中之一就是:家里不是讲“理”的地方,而是要讲“情”、讲“爱”。其实质是首选关心对方的情绪(开心与否),给予对方关心和爱护,而不是纠结于事情的正确与否。仅此一点改变,这些年就极大的促进了我和女儿的亲密关系。
另外,这本书不仅仅告诉我们如何处理亲密关系,还告诉我们如何面对自己的过失,如何面对自己受过的伤害,通过宽恕别人,原谅自己,以更轻松的心态面对当下和未来的生活。
最后,作者特别提醒大家:我们都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还要“己所欲,勿施于人”:自己能做到的,也不要强求别人,关键是先做好自己的本分。否则因为自己懂得多道理,反而更挑剔更难相处。
以下是书中一些简单的摘要:
一. 人做事的基本动机有两个:
1)做正确的事
- 受理性支配
- 社会化的结果,社会标准
- 超我。“应该”
2)做愉快的事
- 受感性支配
- 欲望和本能
- 本我
尽量做到:
1. 在正确的范围内做愉快的事
如果一个人在家里做愉快的事情,并没有伤害到其他人,而被过于严格的标准、规则约束,那他就会觉得家里不舒服。在没有伤害人的前提下,如果一个人过多地用“理、标准、规则、应该”去要求爱人,爱人就会不舒服。
心理学的一个著名学派——家庭治疗学派的观点就认为,很多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是由家庭文化导致的,这些家庭的特点就是有太多的标准、规则,而忽略人的内心是否愉快、感受是否良好,这样的家庭氛围是死板的、没有生机的。
家是承载爱的地方,成家是为了更加幸福,如果家里有太多的正确、标准,会让人不快乐、让人压抑。
2. 用愉快的方法做正确的事
在家里,甚至在各种人际关系里,我们都尽量用愉快的方法照顾到大家的心情,在自己幸福的同时别人也幸福。
二. 爱的三个层次:
1. 满足自己的需求,有对方就开心,没有对方就痛苦,这说明你需要对方才能开心快乐起来,可以说明对方是可以满足你需要的人,不能证明你是爱对方的,因为爱不仅仅是需要这么简单。
2. 自以为是的付出,内心有爱对方的意愿,想着为对方做些事情,而不只是让对方来满足自己。但因为做的都是自己认为好的事情,不是从对方需要的角度出发的,所以,对方很难收到。
3. 满足对方的需求,为对方做的事情,都是以对方的需求为出发点,而不是自己的“自以为是”。
这其实是我们和所有人以及这个世界相处的原则:如果要为别人做些什么,一定是以对方的需求为前提的。
三.爱的五种能力
1,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不是控制情绪(压制情绪,这实际上还是将情绪视为“自己的东西,是错的”),而是把情绪视为内心的暗示(客观的),所以读懂了情绪的暗示就可以管理情绪。
管理情绪的方法:感觉“无为”最关键
对于假设情绪:①验证(采取措施)。②无为(对于不能验证但是又能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现实真相的,允许之)。
情绪按钮(内在条件反射):自己认真发现自己的情绪按钮,告诉对方,而且在自己发现以后心理也会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了。
2,述情
述情的能力是后天获得的,如果学习说话的时候父母经常给你“共情”,“述情”,那么自己的述情能力可能会比较高。
怎样述情?
首先要学会为自己的感觉命名。
“爱我就应该知道我在想什么啊?” 这怎么可能?爱人是被你吸引才跟你在一起的,吸引不代表理解,如果不表达自己的想法,对方不会知道。
“想要找到心有灵犀的伴侣”需要两个人相处之后,互相述情才能磨合出来的。
述情的基本功
1)讲述事实而不是虚构
述情的第一部分是“讲述事实”,如果使用了“总是”“从来”等绝对化、情绪化词语,会有反作用。
2)准确察觉自己的感受
3,共情
述情是表达自己的情感。共情是接受他人的情感。
能够做到共情的话,被说中的不良情绪会减弱。
【步骤】:
①情绪是什么;
②原因是什么;
③替对方述情;
④启发。前三步已经完成共情,这一步是补充引导,解决问题,此时已经可以理性分析了。可以启发对方理解他人,或者从另外的角度看问题。
4,允许
对他人和自己的错误的允许可以消除自己心里的郁闷。允许,是接受外在,并将改变的对象内化。其实质是坦然接受自己,也接受外部世界(他人)的真实情况。
5,影响
影响的前提是允许,改变的前提是不允许。先接受一个事实,再根据希望的方向来决定怎样施加影响。
①无为(允许)。用于对方能力不足时,可以自己磨炼来提高能力。
②强化(述情)。其实有点象是条件反射,是潜移默化的。好的行为发生时,述情加以强化;不好的行为发生时,述情加以提醒。用于非成长性的习惯问题等。
最后还是强烈推荐这本书,大道至简,真爱对方,总是能调整到合适方式,或如春风化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吧。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