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_读后感_600字
(2020-01-21 17:37:02) 读后感 -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_读后感600字
最早对乾隆的认识来自于《还珠格格》,至今记得“国有乾隆,谷不生虫”,后来通过《铁齿铜牙纪晓岚》、《延禧攻略》、《如懿传》等一系列乾隆时期的影视作品,对乾隆的了解逐渐多了一些,在我心中,他是一个形象比较正面的皇帝。当然影视剧的“历史”不能太认真,但这些剧让我对乾隆充满了兴趣,遂读了这本《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这本书总体还是比较客观全面的分析了乾隆的统治风格、权臣关系、“精神文明控制”以及暮年的转变。乾隆是一个有智慧有手段的君主,对权力更是高度掌控,集权独裁,对内愚民,对外严防死守。大兴文字狱尤其让我印象深刻,他的高压统治摧毁了那个时期知识分子的精神脊梁,令人唏嘘。后期官场的腐朽黑暗,乾隆的自欺欺人,可以说他的种种政策,埋下了满清灭亡的种子。如果时代更早一些,也许乾隆能在历史上留下更高的评价,但乾隆却赶上了世界的大发展时期。外界已变了风云,他却还自以为是的把大清当作世界中心,等待别人的臣服进贡。英国给了他机会,历史给了他机会,他却一次次拒绝,不得不说,这也跟高度集权有关,大清的国运只在他一人的决策眼界,他的高明与否直接决定了历史的走向。
乾隆是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体制的落后,生产力的落后,衰落是历史的必然,我们没有从内部打破这一切去改革,就只能靠外界力量去驱使这一切了。现在看来,鸦片战争对于当时的奴隶制社会来说,从历史角度看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