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_精选读后感_500字

(2020-02-12 15:41:43) 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_精选读后感500字

《万历十五年》中看似平淡的一年,却浓缩了整个中国大明历史的兴衰成败,以小见大,知微见著。明朝的皇帝从太祖朱元璋起未尝不是雄心壮志,延续一个强盛的帝国梦想,观其《万历十五年》一书,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等,哪个不是先强调家,再来治国的呢?从家教和制度约束的角度来讲,明朝的皇帝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自古以来,忠孝占据着封建王朝的最高地位,也是最高的道德准则,尊上为忠,敬祖为孝,家中的礼可以用于治国,孝可以上升为忠。儒家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朝代的兴衰,在一个“四海升平”的年份里找到了体制根源,从平凡的事件中看出事物发展的机理,从风平浪静中洞察涌动的暗流,这不是一种睿智吗?关于明亡,我比较认同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因“财政之败”论断。明是亡于封闭,明明有自救之策,却听任亡国!明末,每年剿乱之资都在数千万两白银!当年,若明有胆魄与决断力,借唐人之策,以巨资邀吐蕃军或欧洲军团灭满清,应不致汉家江山从此沉沦数百年。明若承唐宋之气度,首先,不会与东邻在朝鲜发生冲突。国盛民强,区区后金,如何能成气候?其次,承唐之策请外兵逐满寇,何致成亡国之大患!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