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仨》_读后感_600字
(2020-01-31 23:55:21) 读后感 -
《我们仨》_读后感600字
前段时间朋友问我借《一个人的朝圣》,几天后,问她觉得怎么样。她做出无奈的样子,说看不下去。我说了一下自己浅薄的读后感。她说了句,什么狗屁情感,都敌不过《我们三》,我回说就是那本薄薄的书?她对我做了个鬼脸,想看不可以借你。在十天前,我第一次阅读电子书籍,攒了书币,买下了这本书。
我喜欢这种记录生活点滴的故事。更中意开篇和结尾的每一张照片,像一个小心翼翼的收藏家。
两天里,我看着圆圆从0岁到60岁,从出生到死亡。那杨绛先生呢,她好像总是个孩子,从小小孩到老小孩。钱钟书先生更是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很久之前读过《围城》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船上有故事。那时候仅仅是对文学家的景仰,这里的先生,生活里是可爱的人,工作中是认真的人。第一次划火柴真是有笑死我,换到我们现在是不是称为生活无法自理的学霸,那么捣粪归来已是全能选手。
圆圆是别人家的孩子,聪明伶俐懂事上进认真负责。
我记得她想吃大人们吃的枇杷,扯着妈妈的衣角,一滴泪挂在眼角。
我看见她一边忍受着病痛,一边给爸爸妈妈写信,打点滴的时候就一只手写,每个字都是艰难,每个人都是爱。
如果你觉得回忆是件艰难的事,多半都是不好的往事。想着杨绛先生在一个人的驿站里回忆三个人的家,我起先是多想替这位老人哭一场。后来啊,我知道杨绛先生一定是嘴角带笑在回忆的啊,再大的波折,在一个每一步都走的很结实的老人跟前,算的了什么呢。
我喜欢那个用纸笔传情的年代。我喜欢他们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