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箱:日本之耻》_精选读后感_700字
(2020-01-18 22:31:32) 读后感 -
《黑箱:日本之耻》_精选读后感700字
之前就看过BBC制作的同名纪录片,已经比较细致的了解了事件的整个经过。不过,读伊藤本人的文字记录,我更能体会到她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记者,在捍卫尊严、追求公正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艰辛:警察调查的方法形同二次强奸;社会救助被动滞后,遭遇强奸的当事人往往孤立无援,缺乏明确的信息渠道去了解可寻求的帮助;日本特有的“准强奸案”的定义十分模糊;犯罪成本低,客观上,在强奸案的罪责判定中往往会因为证据链不足且嫌疑人本人的矢口否认而疑罪从无…
这种种艰辛只有亲历者才能知晓,就以我个人为例,过去我很难共情地体会强奸这种行为是一种对人格的摧残和尊严的践踏,受他人支配而引发恐惧与绝望,进而引发PTSD和其他心理创伤。
所以,公众意见在这类事件的曝光之后缺乏理解与包容是可以解释的,大多数人对于强奸案还留有刻板印象与自身的主观臆想。只有像作者这样的开诚布公的谈论多起来,让大多数人了解诸如强奸、痴汉、性侵犯、性骚扰这样的社会问题,才有希望改变社会舆论对此类事件的偏见。
读完这本书,另一个比较深的感触是,媒体绝对是操纵舆论的最有力推手,但日本的媒体无法做到客观公正(这不是在责怪,只是陈述事实),因为媒体报道受到政治力量、商业利益和资助人的影响,报道所塑造的“事实”是有预见性的,是可控的。不过,反过来说,这个游戏规则却是从未改变。游戏规则的稳定性也有好处,这意味着在如今这个时代,只要理解了媒体行业的游戏规则,我们普通人就能从报道的文字表面读到想要的信息。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