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明朝那些事儿2》读后感_1100字

(2019-09-16 07:41:46) 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儿2》读后感1100字

《明朝那些事儿2》
《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的这首词写出了物是人非的悲凉,英雄已逝,残烟败柳,一切都已烟消云散,“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那些伟大的历史人物,抵不住时光的简单谋划,他们算尽天下事,忍受的却是无尽的孤独,丢失了幸福,沉迷于权力,永不翻身。
时间,冲刷着这一切;历史,忠实地记录着这一切;我们,感慨着这一切。以史为鉴,但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呢?大家都会说,真是愚蠢。历史的悲剧不断重演,只是换了人罢了,为什么还会发生?百姓处于水生火热间,百姓苦不堪言,但是统治者仍旧终日思考如何巩固自己的统治,政府依旧我行我素,这些愚蠢的行为为何还会上演? 是利益罢。
在人堆里,很难找到一个拥有长远目光的人,现世亦如此。众人只会推让公交车座位而已,一旦涉及到了更复杂,利益更关切的行动时,就丧失了远视的功能,全是些”近视眼”了。 明朝有幸拥有一个先贤,于谦。很多人或许不认识,不熟悉,但我要说《石灰吟》就是他写的你就知了吧。
内容:第一部是初中二年级看的,但是仍旧记得内容,所以这周看了第二部,作者的魅力很强大,写历史故事行云流水般,没有丝毫拖拉或者混乱。这本书从永乐夺位的“靖难之役”后开始,永乐皇帝挥军北上五征蒙古→派郑和七下西洋→南下讨平安南→北伐蒙古归来途中病逝。明朝清明的“仁宣之治”后,开始进入动荡时期。大宦官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为,在土木堡,导致二十万精兵丧于一旦,幸亏著名忠臣于谦在危难时刻挑大梁,挽救了明帝国,但随即又在两位皇帝争夺皇位的“夺门之变”后被害身亡。
这本书,我见识了很多很多算计阴谋,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做着无脑的事,这恐怕根本停不下来,历史如此,现世亦如此,小小的矛盾总会触碰到大问题。想来,人类真是愚蠢,我也是愚蠢的,我也只会说说而已,找不到路途,找不到解法,忽然想到一个人说的一句话“还至本处,敷座而坐。”把一切看淡,不要执着,慷慨地活着,愉快地生活。
摘抄一段美丽的文字。
“哥哥,皇位还给你吧,我虽然囚禁了你,夺走了你的一切,但我也没有得到快乐,这八年中,我一直在恐惧和孤独中生活。
我已经厌倦了。“
朱祁镇坐上了阔别已久的宝座,八年前,他离开了这里,沦为异族的俘虏,之后他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京城,却又被自己弟弟关押起来,吃了七年的牢饭。
我不想当”近视眼“,我想慷慨地活着。
丙申年七月十九日,蒙济
酉时,鸡栖于埘,日沉坡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