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_1100字

(2019-08-19 21:43:55) 读后感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1100字

冲着诺奖作者的大名开始读这本书,然而初始的阅读感觉却并不舒适。也许是更喜欢读那些大量刻画故事情景与思想活动的小说,所以对这种通过人物之间琐碎的对话来完成矛盾冲突,故事情节,心理活动等设计的描述手法无法产生直触内心,情感的冲击。阅读中需要前后翻查印证细节伏笔,需要敏锐的感受与体会人物对话的意义。而且作者设置了多条情节线、时间线、人物线,相互交织、随意切换,地点可以在任何地方,人物可以是任何人,时间可以是任何时间,甚至读至最后,发现连人物的角色定位都是重叠的,是悦子的“本我”附身“佐知子”,俯身与回忆中的“自我”进行对话,终其一生也许悦子都逃不开当初选择离开日本的决定到底对不对的追问?所以运用化身的手段,把无法直面的痛苦和不堪经历、把说不出口的内疚和检讨,藏在别人的故事和面具之下,减轻自己的罪恶感。读至全书的三分之二处时,整个阅读情绪才被调动起来,感受宁静和缓的语调与文字后面,所叙说的天荒地裂背井离乡生离死别的灾难,凄凉和哀愁的情调优美动人,弥漫在心间。难怪专业书评人士说,这是一本需要一读再读的小说。
远山淡影,单看书名便被深深吸引,是那种安宁平静,清淡雅致的美好,其中隐含的不可言说的朦胧、寂静、深阔、迷远的感觉,继承了日本文化中“物哀”与“玄幽”美学传统。感物而哀,哀而生情,远山隐喻记忆长河里的遥远往事,淡影隐喻岁月冲刷后模糊的回忆,就像书中所写,“回忆,我发现,可能是不可靠的东西。”石黑一雄亦说:“我喜欢回忆,是因为回忆是我们审视自己生活的过滤器。回忆模糊不清,就给自我欺骗提供了机会。作为一个作家,我更关心的是人们告诉自己发生了什么,而不是实际发生了什么。”
生而为人,我们无不是赤条条的心怀空无一物的宝箱而来,一边不断寻找东西填满它,一边向前,在结束之前,等待着明天。人在面临无数的选择时,每走一步都是自我欲望与未知前路的权衡,与被舍弃的被牺牲的,或者和解或者悔恨,正如悦子为了自己去美国的欲望忽略女儿的情感,最终造成女儿自杀在异乡。所以悦子流连于记忆的长河,低徊婉转地叙述悲剧的故事、失败的人生、凄凉的情志、哀愁的灵魂。所以这是一本探究人性幽微的小说。
诺奖赞赏他,“在具有巨大情感力量的虚构中,揭示了我们与世界之间虚幻联系背后的深渊”。时间、记忆、自欺、爱欲、死亡、无根、流动、乡愁……都是人生在世与世界联系的情感幻象。在经历巨大的悲痛,无尽的悔恨后,窥透亦真亦幻的人生,就会发现自己抵达人性的深渊,此时此境会体验到“后情感的情感”,以冷眼旁观,无动于衷,波澜不惊、声色不露的方式淡然超然的注视深渊。
“人生世代,如树叶枯荣,秋日飘零,春天再生。”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