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修订版)》读后感_1000字
(2019-09-07 04:18:36) 读后感 -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修订版)》读后感1000字
读这本书时,我经常停下来掩卷思考——
近30000年人类历史的进程,在这本书里像被按下快进键一样在短短的一千多页里翻卷流逝。这其中有大量的让人不习惯的忽略和屏蔽,对我们所熟知的各种可歌可泣和千钧一发的历史细节的忽略和屏蔽。从自然环境决定论的角度而言,即便一只蝴蝶,也为这一人类历程的演变做出过自己的贡献。但即便是一位曾纵马大陆的帝国之君,在数以亿计的斗转星移中,也必将会像那只蝴蝶一样,成为这宏大历程中永被忽略的一瞬。
作者在本书中的主要结论是:“不同社会之所以在不同大陆得到不同发展,原因在于大陆环境的差异,而非人类的生物差异。只有在能够积累粮食盈余的稠密定居人群中,也就是依赖公元前8500年左右出现的农业崛起作为粮食来源的人群中,才有可能诞生先进技术、中央集权的政治组织和其他复杂社会特征”。
所以,我们的地球就像一个由许多实验室组合而成的球体建筑,但其中每个实验室的配备都各有不同。只有少数幸运者轻松地借助完备的设备完成了实验获得了高分,而更多的人种则由于实验设备的短缺和条件的苛刻一直停滞不前,甚至得出了错误的实验结果。但这些由于初始条件导致的不同结果是可怕的,因为他们将决定这些参与实验的人种,哪些还有资格继续获得生存的机会。这就是在信息革命之前,地球人类彼此杀伐、彼尊我卑的原因所在。
作者强调:“之所以去调查研究,并不是想要为谋杀、强奸、灭绝种族的大屠杀以及疾病进行辩护。相反,是想要利用对因果链的了解来打断这个锁链”。
只能说,这是一个学术角度的美好愿望。作者没有依照自己的逻辑在书尾给予读者一个美好的未来。相反的是,提出了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更多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因为发展规律看起来很陈旧,但它还将继续主导剧情的发展。现代人类的生活,无疑是30000年来最美好的生活。现代人类一天取得的进步,也是过去一万年也难以企及的成果。但毋庸置疑的是,现代人类的破坏力,也大大超过过去几万年人类破坏力的总和。所以,我们需要一种高度,一种超越作者所说的这种“因果链”的高度。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造就现代人类的正是人类自己。
实验的阶段已经结束,二进制的未来已经到来,这一切都既陌生又熟悉。这一次,我们离开伊甸,也许再也没有人会问起回家的路。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