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应许之地:以色列的荣耀与悲情》读后感_900字
(2019-09-25 15:27:40) 读后感 -
《我的应许之地:以色列的荣耀与悲情》读后感900字
趁着圣诞的小长假读完了《我的应许之地 – 以色列的荣耀与悲情》。 身虽未动,思绪却被引领着了解和感受了犹太民族的复兴与崛起。 作者在本书中既表现了身为以色列人和犹太民族的深深的自豪,还表达了对以色列建国以来的一些国家和民族政策的深刻的反思。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批判是容易的,享受前人马革裹尸生灵涂炭之后的平静和谐也是我们擅长的, 作者作为受益受惠的一方却用手术刀对本民族的历史进行了一次公允的解剖,是很难得的一件事。
作者通过现实的采访以及各种材料的查询串联起以色列各种重要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政治决策,借以阐述以色列的历史发展。 以色列是一个通过移民而成立的国家,也是唯一一个以犹太民族为主导的国家。 在经历了1896年的锡安主义即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1948年建国,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即六日战争, 和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以后,这个被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包围的犹太国家完成了从“不毛之地”到军事和经济强国的重大转变。 早在19世纪及以前,犹太民族就因为各种宗教原因和历史原因被驱赶迫害。这种对民族根源应许之地的向往以及对由于大离散而导致的种族同化的深深担忧,致使开拓者们肩负着沉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不移地建立起了一篇“属于”犹太民族的绿洲, 一场巨大的自我变革也由此开始。
这种“移居”的冒险带来的不仅仅是全世界各种不同背景的犹太人的冲突与融合的挑战,还有对原来世世代代栖息在这片土地的巴勒斯坦人的驱逐与共存的挑战。不可否认犹太民族拥有坚定的信仰和为之奋斗的顽强的意志。这种由于各种原因磨练出来的民族忧患意识让那些在欧洲生活富有的犹太人愿意背井离乡,开荒拓地。民族艰难的时期,移居了成千上万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大家齐心协力建设国家,这是一副非常伟大与悲壮的民族史图。同时,如作者所言,它又是一个殖民主义事业,以驱逐一个民族的方式拯救拎一个民族的生命。 而“战争”一旦在这个民族的血液中扎根,便世世代代的流淌了下去。现在的以色列已经通过努力收获了和平与希望,期许犹太民族将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与对和平安定的追求传承下去。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