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国藩:唐浩明修订版(全集)》读后感_700字
(2019-08-12 21:45:27) 读后感 -
《曾国藩:唐浩明修订版(全集)》读后感700字
曾中堂和李中堂
中国人讲究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然而师徒才是真正能体现中华道统的关系。曾李就是这样的师徒,后来李给曾纪泽写信,「鸿章从游几三十年,尝谓在诸门人中受知最早、最深,亦最亲切」,言辞恳切。可以曾把一个国家中兴的梦想托付给了李,李造了一个迷梦,最终在黄海迷梦破碎,晚来屈辱,以裱糊匠总结一生。
这大概也是晚清最后的师徒,袁世凯和李能算吗?虽然见面总要道一声恩师,但上下的分别重于师徒,理念也并没有沿袭。
李聪明,比曾更多细节精微的聪明。所以祁门扎营的弊端他看出来了;恩师问与洋人办事循何准则,他会说我给他们打痞子腔;外交最适合李,要手腕要机变要视野,纽约时报访问李中堂,谈笑风生,识见非凡。这些曾没有。
李洒脱,比曾更少掣肘。曾是君子,会「内疚神明,外负清议」,而在李的心中,大约这两者都是放他妈的臭狗屁。
李懂享受,也许是比曾长寿的原因。宰相合肥天下瘦,大概也不是空穴来风。多少松江肥美的四腮鲈鱼入了李中堂大人的口人恐怕不得而知,而九姨太藏娇的丁香花园也算外滩名胜了。
相比曾要无趣得多,写个日记都要哆哆嗦嗦自责不已,全然不像一生追求内圣外王的侯爵大人。
但曾比李强两点,够了。
一是大局,曾打仗并不出众,如果不是老九铁桶扶持,恐怕曾都不一定能在乱世中站稳脚跟。但论谋划全局、逐步推进、坚决不移,真没有同时代的人比他做得更好。
二是用人,曾幕号称晚清最强幕府,曾的相人用人可见一斑。曾用人一是用所长,稍微可取就留用,优秀就全力推荐;二是心大,李闹了别扭走了,回头一封信就回来,师徒还是师徒。
论晚清的裱糊匠,恐怕曾多活几年要称职得多;李若专攻外交,恐怕也是一时风流。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