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马拉拉》读后感_800字
(2019-08-21 19:53:25) 读后感 -
《我是马拉拉》读后感800字
1.谢谢马拉拉,讲述着一段颇具画面感的巴基斯坦的故事,让一个局外人多多少少能了解到一些。
看书之前,并不知道马拉拉是谁。但幸好我真的看下来了这本书。她喜欢粉色的纱丽,但从不带面纱;喜欢糖果小零食也喜欢炸鸡;小学霸一枚,会在落到第二名时再迎头赶上;文笔很棒,但对于很不擅长的数学仍然有好奇心去学习、去做练习;深处危险,却常是劝旁人要放宽心的那个;最重要的是,年纪尚小,却如此纯粹。
许多言论常让人嗔目结舌,这来自一个10来岁的小姑娘。这便是她个人的能量所在吧。一位致力于教育的父亲,培养出一位致力于争取女孩儿教育权利的女儿。对于他们的国家来说,这样的人像阳光一样温暖;即使仍然有人认为,这不过是哗众取宠想要成名,为求得荣华富贵,马拉拉是一个违背伊斯兰教义(被歪曲),理当诛之......
希望你们会继续这样下去,倡导受教育的权利,帮助更多的人,并且平安。
2.之前缘分巧合,认识了一个男孩儿,交流时知道他在德里大学读书。他问,“你有计划来这里读书吗?”我说,“可能会去你的国家旅游吧”他说,“这里不是我的国家,我来自巴基斯坦” 接着,说到所学的专业,他说读的是政治学,未来打算读博,学业完成后会回到自己的祖国。
当时我很好奇,很想问,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专业(相对来说,在国内政治类专业的确没有那么热门)在读完这本书,我不禁假设,是否是由于所处的环境所致。因为所处的战乱——一边对抗外来军方势力、一边内战消耗;因为外界对自己国家的评价——“洪水、地震、塔利班”;因为国家可以变好的可能变好的途径是政治的改革或者说是如何处理好这其中的关系。
私以为国家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以下两点的影响:体制/制度和体制下权责法律的执行者。与这两者均相关的就是政治学或者政治相关的学科。假设这位偶然认识的男孩儿也认同这样的观点,那么学习政治再投身自己国家的制度建设,为重振巴基斯坦的荣耀尽一分力,是他选择读政治的原因吗?希望有机会讨论一二。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