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恨歌》读后感_900字
(2019-08-25 23:14:51) 读后感 -
《长恨歌》读后感900字
没想到故事的结局是这样,女主最后惨遭他杀,有些滑稽,也有些情理之中。看女主这一生,多聪敏过人的一个人,说话做事拿捏得当,可追了一辈子却最后空空如也,到底是那个年代命如草芥,还是女主自身的自我暗示引她寂寥地走完了这一生。
要在现在来看,女主是有童年阴影的,从小在家的畏缩以及她本身性格里的强势,使得她放弃了安稳的程先生,选择了权利者李主任,奈何“上海小姐”的名声给她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她本是也从不是安分的人,看似追求现实安稳,实则是心比天高的,要说安稳,那也是现实所迫吧。
待遇到小开康明逊,倒有些“可怜人见可怜人”的意思,夹杂着同情,也带着些惺惺相惜,奈何聪敏如她却也是渴望真情的,临了还是真情付错他人。
及至迈入华发,遇见小他20岁的小伙子,内心长久的孤寂禁不住小伙子的撩拨,彻头彻尾地暴露在对方面前。等腊先生寻求到了足够的心理安慰,有一天忽然意识到年纪差距之大,看到了女主眼神里的苍凉孤独,却觉得迟早是要“了结”的,早早离她远去。
直到最后,她因早年美貌换来的“金子”,口口声声只有这个靠得住的“金子”葬送了卿卿性命。到底是“金在人在、金亡人亡”的。
你说,她追求了一辈子,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呢?到底什么才是靠得住的呢?是她最初就不该倚仗权势么?也不尽然,有多少依仗权势最后扶摇直上的,只怪她时运不济吧。可如果第一次是时运不济,那第二次、第三次就是有些随性而为、自暴自弃了。她观察了别人一辈子,教了别人一辈子,可到头来却被“草菅性命”。当然,倘若不是最后的意外,她也许也就安然晚年,平安度过了。毕竟,小说总有些戏剧性的…
很多书评说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倒是有些刻薄的,她聪敏世故对人又不乏温情,即使年迈,心里的纯真却如年轻时那般丝毫未减,她也是愿意教导年轻人的,用她仅有的人生阅历。用主流道德观评判,她不是一个正经的女人,死于非命倒也是可以理解,可从人性角度看,她追了一辈子,顺势而为,只是为了心理那点渴求,本分地索取她能得到的而已,也并没有祸害其他人。只是可惜了,少了些理性,少了些果敢,少了些自私罢了…可如果都全了,她就不是王Qi瑶了,如果都全了,这也就不是长恨歌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