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传》读后感_800字
(2019-09-15 21:36:34) 读后感 -
《毛泽东传》读后感800字
“任何一个最后的大成者,必然是运来天地皆同力。他们起于周期之时,在周期开启阶段,漫长的反复中,足够坚持,足够纯粹,足够悟性。
在周期开始之时,就开始修炼熟悉这个周期特有的波动,等到高潮来临,他才能在浪潮之巅,握住日月旋转。然后戛然而止。”
——用这段话,来描写毛的前半生,应该是再适合不过了的吧。
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他年轻而亢奋的心一经碰撞,就擦出了无比璀璨的火花。他选定信念,以此为基石,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奋斗终生。
曾经阔过的人想复古;正在阔的人想维持现状;未曾阔过的人想革命。任何时候都是这样的矛盾,当矛盾发展的一定程度就会发生些什么。
但是毛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这与历史上大大小小的革命具有本质上的区别。也是让人衷心敬仰的一点。
他与生俱来的反叛精神,和他天才的领导能力和思想才华,造就了他成了一个真实的人,毛泽东。
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引用书中一段话:“一个精力充沛的人物,蕴含了对权势的憎恶和因教育或教养被社会拒于门外的愤怒,他的一生波澜壮阔,不断从打击中站起,并且这些打击似乎没有给他留下创伤。”
但他给我最深的印象,还是他反抗一切的精神。
从最初的反抗父亲,到之后的反抗学校,反抗封建制度,反抗苏联指导的共产国际,反抗军阀,反抗国民党,直到生命终了之时,还在反抗。在一个很多人并不关切人的尊严的时代过于热心地坚持维护人的尊严,反抗那个时代初现矛头的权贵阶级。
虽然他在这件事上错了,但是于他的心,他的整个人生,是对的。
在湖南那片地方,仿佛天生就带着反抗的色彩,湘江和槟榔孕育了带着血色的一批批汉子。
也孕育了毛泽东,这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
毕业前一定要去一次橘子洲头。
在近代革命思想的摇篮,感受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不畏强权,永远年轻。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