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_1000字
(2019-09-02 14:33:30) 读后感 -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1000字
王阳明的心学,脱胎于儒家(尤其是朱熹)思想,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看上去似乎是对立的,其实却不然,因为二者的着眼点和出发点不同,马克思主义着眼于现代科学,而王阳明心学则致力于认清和解决社会关系。所以,即使你是一位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也有必要阅读本书,在度阴山先生的引导下,跟随王阳明的脚步,去深度体验心学的魅力,探究良知之于我们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
贯穿书中的第一个重要概念是致良知,所谓致,就是遵循、照做,何为良知?良知是人的本心、本性、本我,是道德的基石。认识良知很重要,更重要的则是坚守良知,根据良知的指导去为人做事,尤其是在当今这种物欲横流的商品社会,良知像一把尖锥,能刺穿我们坚硬的思想痼疾,良知像一缕轻柔的暖风,能吹开很多封闭的心门…
知行合一,从时间次序讲是先知而后行,而从思想与行动上看则是用良知去衡量事物的本质,而后依据正确的观念去实践和应用。明白知行合一很简单,做到却极不简单,因为在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现实问题和条条框框的限制,如果想做的行为不违常理还好,尤其是当规则和常理出现矛盾时,我们就该多加考虑,首先要用良知的标尺来衡量一下,弄清楚这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认定是对的之后,再考虑第二个问题,违反的成本和后果,如果为此将付出的成本和后果大到自己无法承受,那还是要慎重。如果符合良知和道德法律,成本可控、后果也可以接受,那把那些既定的规则与常理打破也未尝不可。
身为圣人,王阳明文治武功均冠绝天下,思想上他在儒家存天理灭人欲理念的基础上,通过龙场悟道的顿悟,以及后续的发展和升华,创造出了自成一派的心学;在为国家建功为帝王分忧方面,南赣剿匪,南昌平定藩王叛乱,广西不费一兵一卒解决叛乱和雷霆剿匪,均显示出了他的盖世才干,以及心学的强大威力。他真正做到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成就放眼整个中国历史,也绝对算得上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可惜的是,一生坎坷始终未得大用,还屡屡受到极为不公正的待遇,只是他本人对这些身外的贫富荣辱并不看重。
事上练、万物一体、心中无物、心中无事,这些内涵深邃的概念,书中都从王阳明的心学角度给出了深刻解读,很多都是用实例进行了清晰的解析。以王阳明生平经历为主线,将其最精华的思想内涵融入其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徐徐分解、娓娓道来,读之有一种与圣者对话的舒爽感受,确实不失为一本深刻而有料的好书。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