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看见》读后感_800字

(2019-08-11 18:44:32) 读后感

《看见》读后感800字

让心灵之眼透过偏见迷雾去“看见”

这是一本旧书,但对我来说是一本新书。我很庆幸自己读完了这本书,但同时又觉得可叹的是,为何时至今日才读了这本书?

对于柴静,以往在电视中看过节目,只知道她是一个记者,知道她的苍穹之下。其余的,算是没有过多的了解。

我一向对媒体人没有太大的好感,原因是受一些无良媒体、记者的影响而造成的偏见。他们没有职业道德,沦为了利益的奴隶。不说客观、中立,甚至会为了利益颠倒黑白、捏造事实,恶意地引导舆论场释放着无穷的戾气,让这个社会凭空生出了许多本不应该出现的乌烟瘴气。

然而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自己偏见的无知。虽然我一直都知道,在任何一个职业群体中,总是有一些害群之马。以极少数无耻之徒来评判整个职业群体的职业道德,无疑是极不公平的。

柴静的这本《看见》,集结了自己记者生涯尤其是新闻调查栏目期间的一些课题。涉及很多方面,既有征地补偿等制度层面,又有家庭暴力等社会问题;既有人性讴歌,也有灵魂拷问;有的尖锐深刻,还有的温暖人心。虽然主题各不相同,但每一篇都引人深思。

她在努力向读者展示这些社会热点背后的真相,梳理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然后引导读者根据个体的差异去自行评判是非对错。她的目的是用“事实”让人透过层层迷雾的遮掩去看见、去明白、去认识这个世界,而不是通过“评论”去影响、去渗透、去改造别人的价值观。

理性、客观、中立、认知、思考,这是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收获。世事纷扰,变幻无踪。我们用眼睛看见的,未必就是真相。更多的时候需要依靠心灵去感知。

无所谓好坏,只存在真伪。希望今后能够以一种更加平和、宽容的心态对待生活。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这个世界有很多的不完美。愿自己可以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寻求真理的人、哪怕能够从点滴去改变这些不完美,而不言乏力不言放弃去付出的人。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