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局外人》读后感_800字

(2019-08-11 02:54:40) 读后感

《局外人》读后感800字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其实并不喜欢读外国作品,因为翻译成中文之后读起来总有一种奇怪的腔调,但是这本《局外人》读起来却很顺,通俗易懂,从开端就吸引我一直往下看,而且全文很短,只有通常书籍的一半长。
它的内容比起很多作品来说,既不丰富,也不波澜壮阔,只不过是写一个小职员在平庸的生活中糊里糊涂犯下一条命案,被法庭判处死刑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默尔索是一位典型的“佛系青年”,他对所有涉及自己的处境与将来而需要加以斟酌的事务,都采取了超脱淡然、全然无所谓的态度,在面临做出抉择的时候,从来都是讲同一类的口头语:“对我都一样”、“我怎么都行”。很叫他喜欢的玛丽建议他俩结婚时,他就是这么不冷不热作答的。即便最后被判处死刑,他也没有做过多的争辩。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最大的感觉就是荒谬。
其中最大的荒谬之处在于默尔索的案件审理,由于对法律不熟悉,所以我对量刑这个问题也不好做评价。他杀了人对此需要付出代价这是没毛病的,但法官等人对他的杀人动机,杀人过程等并没有深究,而把焦点放在他的个人品行上,他被判处以死刑的最大原因,竟然是他“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流一滴眼泪”!
他把母亲送进养老院,他为母亲守灵时吸了一支烟,喝过一杯牛奶咖啡,他说不上母亲确切的岁数,以及母亲葬后的第二天他会了女友,看了一场电影等这些个人行为小节,都成为了严厉审查的项目,一个可怕的司法怪圈就此形成了:由于这些生活细节是发生在一个日后犯下命案的人身上,自然就被司法当局大大地加以妖魔化,被妖魔化的个人生活小节又在法律上成为“毫无人性”与“叛离社会”等判语的根据,而这些结论与判语又导致对这个小职员进行了“罪不可恕”的严厉惩罚,不仅是判处他死刑,而且是“以法兰西人民的名义”判处他死刑。
最后,这明明是他的案件,但是案件审理过程中,他作为当事人却完全没有发言权,他被告知:“最好不要说话”,从而成为了整件事情的“局外人”。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