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斯通纳》读后感_1000字

(2019-09-04 07:31:08) 读后感

《斯通纳》读后感1000字

《斯通纳》(《Stoner》)这本书很多时候让我想到《不属于我们的世纪》(《We Are Not Ourselves》)。两本书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人物都很少,人物关系很简单,都是三口之家,主人公都是教师,都是平凡人生的精彩演绎,结局也相似,都没什么结局。

喜欢跌断起伏剧情的人可能不一定会赞赏这本书,觉得过于平淡,但在我看来平淡和真实就是人生的主调。我唯一不太理解的地方在于他婚姻的迅速开始,他万分确定的爱,又急速进入一种荒诞和虚无。在我看来斯通纳女儿的命运是对他妻子人生的一种讽刺,我觉得仿佛亲耳听见他妻子疯狂的尖叫声。

大概是因为我先看了《不属于我们的世纪》,已经预料到《斯通纳》的剧情走向,二者都是主人公平凡却抗争的一生,两个人都有各自的个性,但我觉得《斯》一书的抗争更加从容。看《不》的时候,更多表现了人物内心的纠葛,会和埃德、艾琳一起有很多痛苦,会感觉沉重一些。而斯通纳多几分通达,他所谓的荒凉和绝望,还是嵌着洒脱和超然的美。这可能是两书不同的基调。

《斯通纳》一书里,有隐含对战争的一种谴责。几乎整个时间轴都提到了历史上真实的战争,借人物的口说战争是瘟疫,是黑暗的力量。另外书中还借剧情讨论了文学的学养,门外汉表示并不是很懂。

《斯通纳》一书的文字极美,不是指优美或丰富。作者一看不是新手,表达非常美妙(大概就是眼睛会高潮),翻译也相当好,流畅适度。这本书是向Clara借的,才看一半的时候。忍不住给她留言,我说“翻译真是太出彩了”,虽然有一些细节不是太符合汉语习惯(因为是借的书,不能乱画,不然我可以列举),估计原作者表达功力过人。因为我发现,几乎任意一个句子,都恰到好处,比信达雅还多一个不可名状的 点,也许是气质。以下随便抄两句

“角落的街灯虚弱地紧推着封闭在四周的黑暗。”
“ 他关了桌上的灯,于是桌面上变成一片灰色,没有了生命。”
“很苦,但这种苦几乎接近愉悦了。”

觉得每一个句子都是出彩,表达足以呈现剧情,又让人进一步体会。看起来一气呵成。相比之下,《不属于我们的世纪》还是有一些地方需要去细细看,会有很多停顿,偶尔也会失去耐心。

看《不》的时候,我就是埃德蒙顿。

而看《斯》的时候,我就是斯通纳。

  • Re1:我看的实体书,从Clara Wang处借阅,微信上有电子版的《斯》,Kindle商店也有
  • Re2: 1965年《斯通纳》美版首版,国内是16年首版,目前只有一版。目前看到的数据《不属于我们的世纪》是14年?首版,国内是16年首版,目前也只有一版。不知道《We Are Not Ourselves》的作者Matthew Thomas,和《Stoner》的作者John Williams (已过世)若是互相看对方写的书,会有哪些想法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