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浪地球》读后感_2000字
(2019-08-24 07:18:02) 读后感 -
《流浪地球》读后感2000字
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
故事就这么猝不及防的开始了!
如果有一天,你的家不在了,你是什么感觉?
如果有一天,你的亲人不在了,你是什么感觉?
如果有一天,你的生存的条件(空气,温度,水)也不存在了,你又会是什么感觉?
当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已不复存在,或许才会痛觉它的珍贵!有人说,物质的更迭和嬗变恰恰是生命延续的象征,没有什么不可替代。然而,理论上我们或许会找到替代物,可情感上呢?!如果我们不曾被失去而痛哭过,我们就不知道拥有的珍贵!如果我们不曾为失去而悔恨过,我们就不知道珍惜的重要!
在电影院几次落泪(不怪煽情套路深,谁让自己眼窝浅),再次翻看这本书依旧难以平静,这是我看的第一本科幻,说实话之前我不喜欢这类文体,这本之后我也不能说会有一百八十度大改观,但是就像我回答朋友的,不喜欢为什么还看的下去,可能那是因为有东西触动了我吧。当然,我指的不只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还有绝境中复杂的人性以及人的选择。
- 死亡是什么?
答曰,死亡。死亡是什么?我曾不止一次的问过我自己,每次的答案都不一样,随着阅历和年龄的增长,日渐从恐惧到接受,却依旧无法坦然。人,固有一死,它是我们人人都无法逾越的一道墙,我不知道墙的背后是什么,我只知道它是不得不直面的归途,不得不审视的终极命题,当有一天你从一个孩子口中听到这个寓言一般的描述,你会浑身鸡皮疙瘩,还是已经能够哈哈一笑,哦,这个谜底我知道,就是我最终的归宿。
- 孤独是什么?
想象一下,茫茫冰原,你一个人在前行,没有人,没有星,没有风也没有声。只有你一个人在前行,没有终点的前行,雪崩般的孤单压下来,铺天盖地,而那彼岸却是不存在的彼岸。
再想象一下,明天地球就要毁灭,不可逆转,而你既不能力挽狂澜拯救家园,也无法挽留时间救亲人于危难,你会怎么办,生命的终点,你又是否会放任一切,和众人一起拼命狂欢。
来不妨让我们再想象一下,在永恒的时间的荒野中,在无垠的茫茫星系之中,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或许只是渺渺一粟,而我们人类自己呢,终其一生我们都难以寻到另一个“同类”,相对于永恒的无涯,个体的生命又是何等的短暂,而这些沉甸甸对比下,人类本身又是何等的孤独。
- 希望是什么?
当金钱,权利或才能不再是一个高贵的人的象征,当希望如同黄金和宝石一样珍重,我们或许才会体会到它的珍贵吧,“……我们必须抱有希望,这并不是因为希望真的存在,而是因为我们要做高贵的人……”就像永夜中的蓝光,就像沙漠中的暗井,哪怕只是海市蜃楼,哪怕只是心中幻影,可是,当我们想到这个词,绝对不止是被打开的潘多拉的盒子,而是信念的火种,有了它,哪怕再艰难,你也会勇敢的活着,活着一切还在,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不是吗?
- 爱情是什么?
当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爱情这类东西,也只能获取仅仅一瞥的关注吧,当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受到威胁时,那些我们奉为圭臬的信念和爱情或许都会面临坍塌的险境,毕竟,活下来才能有闲暇思考怎么活。
那么,这时候还需要忠诚吗,还会有忠诚吗?或者再换一句,我们现在心心念念的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忠贞等于爱情吗?不得不说,我读到某些语段时不由的会为此而心惊,但是当我读到“我发现那是一个姑娘,正站在她的雪橇旁,她的长发在冰原上的寒风中飘动着。”我终于缓了一口气,老刘毕竟留了余地,希望在,荒原就能有春天。
- 选择是什么?
面对绝境,面对非议,甚至面对灭种,人的抉择是什么?是不顾一切尽情末日狂欢,毕竟或许明天就再也不能,是抄起武器造反抗争,不相信一切,只相信自己的眼睛,是坚持信念选择牺牲,哪怕化为石碑也要维持最初的信念,还是维持秩序选择忠诚?那是刻在血液里被基因复制的忠诚……
选择是什么,大刘说了吗,他也许说了也许并没有,或许答案呀,它就在你的心中!此刻我没有答案,我只是心怀感激!我很感激此刻地球依旧正常运行,我很感激今天的太阳依旧东升,我很感激就在刚才我还看到几颗孤星,我很感激今天的天微蓝风不太冷,我很感激看到这本小书和这部电影。
结尾处,摘一段昨晚写下的小诗,以纪念看完此书,想要写下此文的最初心情,你看它与我写完之后的心境已是多么不同。
幸福的梦想还未曾完全实现
不该发生的却已然发生
如果明天地球将被迫流浪
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如果明天死亡就要降临家园
丧钟呀,它又为谁而鸣
(这是一篇写于高铁上的文字,是以匆匆不及细改,一个书友说,完成比完美重要,而我恰恰是那个连完成都做不到的人,于是决定一定要逼自己一把,莫偷懒,莫怕文章丑,写吧,写吧,写下来一本书才完整)
- 死亡是什么?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