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王朝1566(全集)》读后感_1200字
(2019-09-01 21:52:41) 读后感 -
《大明王朝1566(全集)》读后感1200字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嘉靖帝崩,谥钦天履道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庙号世宗。葬北京昌平永陵。
之前是抱着想要学习一点处世谋略的心态阅读本书。最后没想到被一件件小事打动。一个个人,海瑞,胡宗宪,严嵩,严世藩,徐阶,张居正,高拱,甚至是史书上很少提到的裕王妃,海瑞的妻子都因为这本小说而印象深刻。中国的朝政和时局实在是难。人有多少心眼,可以经得起一层一层的算计。就说说嘉靖皇帝吧,他是一个昏君,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细细描述,件件剖析,才知道人性有时候也很复杂,不能单纯用坏来形容。他常年沉迷修道,从1540年起就开始不接见群臣。他重用奸臣严嵩是不假,可是他大节上又能听从群臣的意见。只是他太聪明,太有控制欲,也太任性了。他总是认为天下应该自己一个人说了算,不希望有人掣肘,刚愎自用,但在皇权的威严下,竟无人敢言敢说,只把污水往严嵩头上泼。他重用司礼监的奴才去牵制群臣。希望臣子也能如太监们一样为君是从,是非不分。但他的聪明只能舞弄当时的朝政。后世青史昭彰,他将被钉在耻辱柱上。谁都知道,严嵩不过是替嘉靖帝挡风遮雨的奴才罢了。严嵩被天下人骂成了狗,嘉靖却毫发无伤。严嵩再傻也知道自己的设定,反正所有的污名自己要担着,以后也不会有好下场,干脆点,贪吧,享受吧。他花费聪明才智,揣摩圣意。再者,思虑朝政也不能太崩坏。严嵩倒台之后,嘉靖必须自己出面处理国事,徐阶太老成持重,不能够事事顺遂嘉靖帝的心意。所以后期嘉靖重用陈洪这个很有野心的太监,不过陈洪过于对裕王谄媚,又使得嘉靖厌恶之。他用心也很歹毒,让陈洪去惹冯保,冯保可是嘉靖孙子,也是以后的明神宗的心头之爱,所以陈洪的下场绝对很惨。丹药吃多了命不久矣的嘉靖皇帝更看重自己的孙子,对自己的儿子没什么太大的寄托。因为他知道裕王个性软弱,犹疑,身体又不好。严氏父子激起天下民愤,嘉靖便金蚕脱壳,一任天下人踩死严世藩。但又耍心眼,留住严嵩,让天下人知道,他嘉靖想要保谁就留他,任何人敢说话就大不敬。嘉靖真可谓狂妄至极。海瑞的存在和上疏,就像一把利剑刺中嘉靖那颗神神叨叨,诡异莫测的帝心。所有的经过司礼监和内阁掩盖的丑态都被掀开,字字珠玑,句句在理。特别是说嘉靖的统治,乃家家皆净,无米饭可食,无衣可穿的家净。这可真是大不敬!皇帝雷霆之怒是正常的,掩盖了二十年的真相,其实嘉靖那么聪明的人难道不知道吗?当然知道,他就像一个任性的孩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把天下苍生视作戏子,陪葬。等到真的归天了,他最看重的皇孙最后也没有看他一眼。对于大明江山,对于天下百姓,他是愧疚的,凄苦的,也是罪有应得的。从前我们总在想,做皇帝多好,什么事情都一个人说了算。自从朱元璋这个暴虐之君真的废除了丞相开始,皇权真的不受相权的节制了。这天下交付一人之手,让人心痛,让人害怕,让人无可奈何。这是中国古代中央政治的总趋势。
大明,日月,江山,一个都不能少!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