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大秦帝国(套装版)》读后感_1400字

(2019-09-28 01:35:12) 读后感

《大秦帝国(套装版)》读后感1400字

2个月前读完《世纪三部曲》的时候,历经一战、二战、冷战演变的历史,我也似乎不曾有过今天的感受。如此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从一无所有居于一偶到繁荣昌盛一统江湖,再到最后的支离破碎国破家亡。大秦人,带我走过了一段又一段的高潮低谷。我悲伤他们的没落,我歌颂他们的崛起,“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始终贯穿于长篇的一句话,终究让人在不同的环境情景中,有着卓然不同的感受。
开局的秦国,各种的弱,各种的荒,一个甚不好的开端,却因变法而崛起,老秦国由此由弱变强,秦孝公与商鞅的强强联手,打造了一个具有底蕴的帝国本色。然,当商鞅被车裂的时候,那是一种义愤填膺,感觉一个天神般璀璨的光环就此陨落,恨秦惠王的凶狠,却也深知一朝天子一朝臣,商鞅为了变法的成功、杜绝旧贵族复辟势力的再次崛起而英勇就义,他身死的那一客,无数老秦人“赳赳老秦,共赴国难”,时也,势也。
秦孝公身死,变法大家商鞅车裂,秦惠王继位,开始了一个合纵和连横的时代,一个大秦和六大山东大国对抗的斗智斗勇的故事。各种经世之才,如纵横家苏秦、张仪且不消说,对抗和绝才绝对是亮点中的亮点,但如秦惠王、司马错、四君子、屈原等人也有不俗表现,可以说是特色鲜明、异彩纷呈。而终究,苏秦豪迈的死去,张怡洒脱的离开,大将司马错的隐退,这一代速度的崛起,却也是快速的灭亡。。。
当秦武王继位的时候,突然有一种盛不过三代的感觉,可居然秦武王会因举鼎而亡,可笑乎,可悲乎?亦或是大秦天命?至此,我醉崇敬的武将白起迎来了秦昭王,秦国有了三足鼎盛之态,太子芈八子,丞相魏冉,大将白起。接下来的大战,打的那叫一个酣畅淋漓,此刻的“赳赳老秦,共赴国难”,无不弥漫着一种斗志昂扬的感觉,是一种热血,是一种激情,更是一种对国家对将领的认可。而终究,秦昭王暮年,逼白起自尽,范睢瑕疵必报引入无能之人,兵败如山倒。更甚者,太子无能诸王子更不显才能,偌大的大秦,究竟花落谁家能得善终?
终究,商旅能人吕不韦粉墨登场,持异人奇货可居,利用自己的商旅才能助异人登上大位。后3年秦昭王病逝,历经磨难,终于嬴政进入大家的眼帘。因了吕不韦是商旅出身,大量的商事对战,也尤为的精彩异常,也算是全套书中难得一见的。吕不韦是有大能的,他能弃商从政,能一眼看中异人的价值,并一步步的走向相邦、仲父的位置,是有其锐利的本性和博学的才能的,但是,推荐嫪毐给赵姬太后,在与少年始皇的政见不同后,离职又大宴宾客门庭若市,这一切的种种,无不宣告着他的灭亡也有着其一定的合理性。
始皇亲政了,帝国开始逐渐形成,一时间人才济济,有很多耳熟能详的故事,比如郑国渠,再比如一统六国的各大战役,修长城、阿房宫,甚至还有最后的求仙之路。。。这一路,秦始皇无愧于是创立了这个大帝国的人,如此大的江山,励精图治,终于成就了。这一刻,似乎不应该再有“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感觉。可是,胜利的光环始终只有一刻,未立太子,内忧外患,与李斯之间的不对付,注定了这一盘大秦帝国终将如昙花一现。
最后的一刻,我不想回忆了。。。留给我的始终只有这八个字,以及将领们的那种慷慨赴义,明知不可为何为之,那是一种明知大厦将倾却也必须坚持到最后的感觉,生在和平年代的我,是无法理解和感同身受的,能感觉到的,是那一刻的悲壮和凄惨,为国难殉国,为不知前途在前方的那种迷惘。虽已身死,魂悠渽兮!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