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刀锋》读后感_1900字

(2019-09-26 16:30:11) 读后感

《刀锋》读后感1900字

这是我读的第二本毛姆,计划今年内读完所有我能找到的他的作品。去年因为第一本《月亮与六便士》入坑,读完《刀锋》发现这本书同样是描写一个人为了追寻人生目标而历经波折最后成功的故事,虽然两本书的主题和结构都是异曲同工,然而这本书无论是作者还是主人公都要成熟平和很多。

我很喜欢这种带点人生哲理的小说,不是纯鸡汤,也不是纯故事。也许是因为很多时候自己想说的表达不出,内心有很多无关日常生活的困惑,看到作者通过小说人物表达出来这些心理,于是读完感觉被治愈了。这里有各种各样的人生,看你喜欢哪款。

拉里,虽然和斯特里克兰一样为了追求自己的目标放弃常人认为的正常俗世生活,然而他要接地气的多。因为在战争中目睹战友死亡从而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从那时起他就开始不安分了,总希望找到一个答案,却并不知道问题是什么,于是只有不停地“游荡”。

相对于“怪人”这个标签,其实他身上有很多美好的特质:平和,安静,良善,好奇,坚持,忠于自我,注重精神层次……他可算是真正做到了“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而且他读书和游荡绝非为了卖弄,只是为了自我解脱自我完善。

他还是一个时髦的极简主义者,他认为钱财物质只要够用就行,随身所剩物品越少越感到自由。当理不出什么头绪的时候他就会去做一段时间苦力,他认为这有好处。对于这点我也非常认同,是的,有时候机械的劳累的体力劳动可以让人放松。

当伊莎贝尔问他,游荡了这么久你收获了什么?他微笑回答:平静。

“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拉里经过十年的追索最终了悟了人生,这就是最大的收获吧,总之,总是喜欢想太多的人都会喜欢拉里。

那么他到底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了吗?最后几章拉里和“我”的大段对话有很多内容我没太看懂,关于印度教和绝对存在什么的。当他在山林中有幸看到一场最壮观的日出时,他因为这尘世的绝美在片刻间感觉“顿悟”了。于是他确定了不再需要寻找“生活的目的”,生活的目的就是“活着”。怎么活?“冷静,忍耐,同情,无私,禁欲。”

“也许是根本就没有答案,也许是我不够聪明,所以找不到答案。”
“我想转世,再转世,不停地轮回。尽管要承受痛苦和悲伤,我依然愿意接受各种各样的生活;我觉得,只有经历一世又一世,才能让我的渴望、活力和好奇心得到满足。”
“只要心态平和,克制,懂得放下,忍耐,心志坚定,渴望自由,就能获得自由。”

不仅是大众偶像拉里,书中其他人物的形象也都刻画地非常丰满。而且我觉得作者在这本书里对每个人物的态度明显温和了很多,少了刻薄,少了嘲讽,少了谴责,有的只是一个人情练达的有趣的老头对众生相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美丽活泼聪明虚荣的伊莎贝尔,为了理所当然的上流社会生活,很轻易地放弃了一生所爱拉里。她认为自己爱他但不能过他所提供的以精神层次为主要追求的平凡生活。并且她认为他如果爱她就该去正常工作赚钱过他们该有的上流生活。然而事实就是这么矛盾。“我真的爱你。可惜一个人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时,难免会让别人不快乐。”于是两人和平分手。没有歇斯底里。

说她为了钱离开拉里,倒不如说她是因为恐惧,她没有自信去过一种自己从未想过的生活,她没有自信能理解并抓住拉里。她只要简单点随大流点,这才是安全的。与其试图伸手抓住一抹阳光看它从指尖溜走,不如远远观望那份耀眼。最后可以说是出于无望的嫉妒,可以说是出于真切关心,她设计逼走了苏菲,然而也让拉里永远从她的世界消失了。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

我并不讨厌伊莎贝尔,甚至可以说喜欢。她聪明,热情,对待孩子也很理智。有一段话我印象很深刻。她精心呵护却并不把孩子当作全部。这真是写出了当妈的真理。

“没必要那样做。我是个人,我也会把她们当成普通人看待。如果当妈的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子女身上,那只会害了她们。” “我认为你做得非常正确。”

这是一个大团圆结局,每个人都得偿所愿。艾略特舅舅一生最看中社交最后得到了显赫的社会地位,伊莎贝尔得到大笔财产后生活在有教养的上流社会,格雷事业有成志得意满,苏珊娜结束了漂泊的半生过上了稳定安稳的生活,失去家人悲痛欲绝放纵的苏菲终于求得一死。而拉里,也算是找到了令他满意的人生答案从此融进了喧嚣尘世中。

毛姆叔叔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不为学知识和考试的阅读应该是愉悦的享受的。那么我可以说这本书很好看。也许生活没有什么伟大的意义,但我们可以让生活有意思。读书的乐趣也正在此。写这篇笔记,仅为梳理和备忘。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