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笔记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大明王朝1566(全集)》读后感_800字

(2019-08-18 15:11:00) 读后感

《大明王朝1566(全集)》读后感800字

前段时间看完了《人民的名义》,对比这两本书,好像也能扯到一点可以比较的地方。首先,虽历史背景不同,却都是围绕“反腐”展开,所不同的是,前者所指意在当代,后者所述乃古人。这就带来了这么个问题,《人民的名义》真的尺度大吗?我看未必,今人针砭时弊,始终无法跳出现有时代局限,甚至2000多年的皇权思想依旧存在,记得书中祈同伟等不止一次的说过,侯亮平是带着尚方宝剑来到汉东的。什么是尚方宝剑?其一,书中的尚方宝剑可以理解是中央反腐的决心,其二,尚方宝剑那是古时候帝王赐给钦差办案的,为什么侯亮平不强化他是维护法律和正义的化身,而要把他说成是沙瑞金的一把利剑?因为他是从北京派到汉东的,在古代,他就是奉旨办案的钦差,汉东的问题,靠汉东官场的人解决不了,单靠法律也解决不了,反贪局长被撞成了植物人就是最好的说明,说白了,汉东的反腐,无法靠法律和制度一步步的自我修缮,只能靠自上而下的权力使然。反腐,不过是权力的重新洗牌而已,而谁也没有深究过腐败的根源在哪里。大明王朝1566,同样的反腐,靠的自然也不是《大明律》,靠的是嘉靖皇帝的默许和推波助澜。但是《大明王朝1566》比《人民的名义》更深一层的地方,就在于书中揭露了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在哪里。严党把持朝政20多年,倒台之前,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都把国家的内忧外患归罪于严氏父子,敢怒不敢言。可是,一朝倒台,却没有改变大明朝国库空虚,民生凋敝的现状,于是,众人又将矛盾对准了倒严有功,以徐阶为首的新内阁,只有海瑞,敢于批判一切的根源,才有了被后世称为千古第一疏的《治安疏》,冒死直击矛盾,痛斥当朝皇帝。当然,大明王朝毕竟不是明朝人写的,若作者是明朝人,也未必敢这么写。
几千年以来,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绕不开人治,绕不开权力,法制社会,任重道远……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