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特拉斯耸耸肩(套装共2册)》读后感_900字
(2019-08-24 13:01:29) 读后感 -
《阿特拉斯耸耸肩(套装共2册)》读后感900字
我认为此书的“思想性”相当“颠覆”,还好我是买的纸书收藏,而安兰迪提出的“客体主义”其实内涵的丰富性远远超过小说内容的精彩程度。
人们似乎最大的敌人是“无聊”,为了抗拒“无聊”,发明了“意识形态”的武器,用阶层分析制造矛盾,在这反反复复像“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斗争中乐此不彼,哈耶克在他的经济分析里深刻指出这两种概念的荒谬性。而安兰迪似乎并未跳出这个“意识形态”的框架,但又远远超越了这个框架,她在小说里借主角之口说明了“钱”对于世界的积极促进作用,以往国人似乎谈到“资本主义”,就想到了万恶的拜金主义,但在小说里,每个主角都在追寻利润,追寻金钱,“为了大众造福”或者“为了人类幸福”,又或者“为了国家”这些口号在他们身上成了某种罪恶,而安兰迪高超的小说创作里,她构建了“某种极权性的经济社会”,而这里的“极权”不是某个暴君,而是无处不在的“乌合之众”,这让我想到卢梭在社会契约论里谈到的“人民主义”,而这个“乌合之众”本身多数处于经济底层,但他们代表了“多数人”,他们需要公平,需要福利,需要尊严,于是用“罪恶的金钱”伦理逻辑绑架“社会精英”,如故事中作为主角的达夫尼以及里尔登等人,这些“精英”在金钱的作用下追逐新科技,追逐新的经济模式,从历史层面看是“好事”,但“乌合之众”跳出来,绑架国家行政,一次次用“金钱万恶的伦理逻辑”击溃“精英”,如财产权国有,即使在社会生产力低下情况,“乌合之众”还是要求涨工资,这情景在中国“计划经济”年代何曾相识,这部小说的后半部分相当多的“自言自语”。其实是安兰迪犀利的分析,她本人不知道哈耶克,但她的哲学里支持个人对愿望的追逐是分析的很深刻的,和哈耶克的“资本主义”经济分析有过之而无不及,她跳过了康德和休末,直接将人还原在“社会”这个特殊倾景域里,佩服她的思辩洞察力,这是女思想家天生的敏锐性,建议读者能认真阅读后半部分。
这本书号称是继圣经之后对美国人影响力最大的书,结合美国的经济历史,正是尊重个人的利益追逐,释放个体的经济政治自由,才是真正“美国梦”的体现吧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