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绛传》读后感_900字
(2019-09-04 06:14:58) 读后感 -
《杨绛传》读后感900字
杨绛的生活跨越了一个世纪,见证了中国沧桑、屈辱、振兴、发展、壮大的百年历史。一个人能生活如她,除了成长环境,父母的言传身教,美满的婚姻,最重要的还是她根植于内心的文化修养,镌刻进骨子里的从容坚强,显露在外的内敛善良。
有人说杨绛爱清华的两个书,图书和钱钟书,她一生读书无数,求知若渴,笔耕不辍。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年少时看到的一篇文章,她回复一个年轻人的一句话:你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而想的太多。这句话在读这本传记里又有不同的感受。她经历了十年文革,反右派斗争,在陪斗时为了保存翻译的堂吉诃德手稿费心尽力,在生活的苦难里从容不迫,一个大家闺秀、知识分子却能够把打扫厕所这样的事做的一丝不苟,这种心境着实令人敬佩。或许她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经历过的坎坷和折磨,早已让她更淡然的面对生活的起落浮沉。这样智慧的女让人肃然起敬。她爱读书,但是她更爱钱钟书,她能为了丈夫的写作,专心打理家中的生活,可以说她成就了钱老的《围城》,更成就了他们之间一生这样美好的爱情。他曾给杨绛写过:遇到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结婚这事我没想别人。这对深情的佳偶,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文学的宝贵财富,还有对于婚姻感情的楷模神话。她是他的妻子,也是他的情人,更是他的朋友。这样伉俪情深,这样举案齐眉,这样一生一世,有多么幸福,多么让人羡慕。他们情趣相投,互为师长,他们携手同行,彼此激励,他们秉烛夜读,一起走到白发苍苍,他们是一对文坛上的璧人。
晚年的杨绛先生失去了爱女,失去了丈夫,可是仍旧不遗余力整理钱老的手稿,写作小说,而她把所有的稿费都捐赠给了母校清华大学,她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读者学生的尊重爱戴是必然的。我们爱她,不仅因为她个性的淡泊无争,学术的造诣研究,生活的简朴奉献,更因为她的善良坚强、内涵修养。她在回应他人对于《堂吉诃德》译本质疑时发表的声明,言辞尽显学者大家的风范和气度,在她百岁高龄经历了杨钱书信拍卖风波时,她态度坚定不屈。
活到老,学到老。如此一生,也颇有情趣。若能觅得一志趣相投之人,此生之幸。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