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渡人》读后感_1300字
(2019-09-25 08:38:19) 读后感 -
《摆渡人》读后感1300字
分享下我个人的感受(我坚信任何一件事、一本书、一个人,他来到你的生命中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也许微不足道,但是总有收获)
1、关于心灵治愈类小说。不免鸡汤,但是我记得很久以前读过一篇散文说人越长大心会越坚硬,不再容易感动,容易同情,所以读这种你们可能觉得玛丽苏的小说会让我想起我年少时的初心,也许幼稚,但是柔软而善良(林语堂:读一本好书,可以让人发现自己,检查自己,提升自己),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成为我年少时不想成为甚至讨厌的人,不能在生活的柴米油盐中忘了自己本心。
2、关于信仰。“他们不会质疑教会,而且对教会传导的东西深信不疑.......现在的人就要麻烦得多”,让我想到很多人说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民族,或许但不尽然,我们没有全民信奉的宗教,但是有五千年的文明,有很多中国的脊梁。而信仰的重要性自不必说,起码有信仰的人,心有敬畏,敬畏上帝也好,敬畏生命也好,总之有这样一种道德底线, 不会像现在的有些人这样,不尊师重道,不孝敬父母,唯利益至上。
3、关于荒原。境由心生有点类似佛家的“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心生”,一本书即一个世界,一个人也自是一个世界,喜乐就是阳光,悲怒就是乌云,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己就是唯一的主宰,而你想要阳光明媚还是大雨倾盆,全凭自己。
4、关于摆渡人。很温暖,也让人心生同情,不断变换自己的容颜、声音,将无数灵魂从此岸渡到彼岸,而自己却只能在荒原中往返奔波,姑且不论他为何能回到人间,为何有了肉体,单就是他摆渡千千万万个灵魂的功劳,上帝也要犒赏他吧,所以她派迪伦来摆渡他,让他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模样、名字、人生。
5、关于女主人公。玛丽苏吗?并不觉得,一个15岁的花季少女你觉得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崔斯坦的样子本就是幻化成她喜欢的样子,而又一起几度经历生死,爱上了不是也很正常吗?一个15岁少女的爱情本就是很简单的,也许只因为他穿白衬衫的样子好看,也许只因为他的功课很好,更遑论一起经历生死,且是她唯一的守护者。而崔斯坦的爱也很好理解,无数年的孤独、寂寞,摆渡的灵魂大多只顾着悲戚自己的身世,哪还顾得上摆渡人的感受呢,而迪伦不一样,她平静的接受死亡,然后像生时一样关心她所关心的,善良纯真,这样的姑娘有什么不爱的道理呢?
6、关于重返荒原。看似简单,实则不然,我们看到的只是迪伦成功的回到的人间复活,然而这一段经历却是不可复制的,迪伦固然坚强但是更多的是幸运,即便每个灵魂都知道重返荒原的方法也不是谁都能重返人间的,这个几率很小也许只有万分之一。更重要的是即便知道方法,也没有多少灵魂会冒着灰飞烟灭的危险去赌这一场,而迪伦胜在她敢赌,用一场生死的豪赌去换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而生活中的我们,譬如我,总是喜欢给自己设限,一件事还没开始自己先觉得不可能,结果当然不了了之,而往往这些事所要承受的远不是生死这么严重,我们只是害怕改变,害怕失败而已。相比之下,迪伦的勇敢就很值得赞扬,也许冲动,但是也不是未经大脑思考的,书中有好几次她都纠结与要不要回去,而最后的坚持正面她是对的。上天总是会犒赏勇敢而坚强的人,奇迹虽少但是总会出现。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